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中央专委

2020-09-11 14:15:31 暂无评论 百科
中央专委

中央专委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为了强有力地领导我国尖端武器的研製,组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部门,叫做中央专委。中央专委的全称起始叫做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后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改做中央专门委员会。由于中央专委本身的工作内容有着极为保密的性质和要求,因此长时期以来,外界对此机构的活动是陌生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央专门委员会
  • 简称:中央专委
  • 别称: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
  • 成立时间:1962年11月
  • 相关人物:周恩来、刘杰、钱三强

成立背景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惊动世界的创举。“两弹一星”是“大科学”、“巨型工程”,技术複杂、综合性强,涉及的範围广、部门多。而各部门、各系统之间又需要紧密联繫,协调行动,因而强有力的领导、指挥工作非常重要。在我国,1962年至1976年负责全面领导指挥这一伟大工程的是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和调整扩大后的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均简称中央专委)。我国“两弹一星”及核潜艇、核电站等一系列尖端科技工程项目的研製、试验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中央专委或是经请示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做出的。

专委会议

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主席对罗瑞卿10月30日《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做出批示。毛主席批准了这个报告,并作了“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重要批示(见影印件)。毛主席的批示无异于一道总动员令,它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1964年爆炸第一颗核子弹而努力奋斗。

第一次会议

11月17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主持召开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第一次会议,讨论确定了中央专委的性质、任务;委员会下成立办公室及选调人员的条件;由办公室立即着手研究起草有关的工作制度和规则,同时,将二机部党组关于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画大纲和当前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两个档案印发到会成员研究,提出意见。

第二次会议

11月29日下午,周总理在西花厅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二次会议,讨论中央专委办公室的工作条例;逐项讨论了二机部请求解决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第三次会议

12月4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三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刘杰、钱三强等同志关于原子能工业生产、建设情况和“两年规划”、核子弹研製等问题的汇报。朱光亚列席了会议并作了补充汇报,还着重对核子弹装置的理论设计作了介绍。这次会议就是审议“两年规划”,由于它几乎牵动全国各条战线,许多问题需要在会上商定,会议从上午开到下午,周总理留下与会者吃午饭。下午汇报完后,中央专委审议、批准了“两年规划”,并逐项解决了二机部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周总理还作了重要讲话,概括起来是4个要点,共16个字,即“实事求是,循序而进,坚持不懈,戒骄戒躁”。周总理说:二机部对原子能工业的生产、建设和原子武器的研究、试验,要做到实事求是,循序而进,坚持不懈,戒骄戒躁。你们在工作中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既是思想方法,又是指导原则。要认识客观规律,也不能怕失败。在科学实验中,有时必须经过失败,甚至多次反覆,才能成功。要循序而进,想超越阶段跳过去是不行的。还要坚持不懈,做任何事,总靠突击是不行的,只能在有一定可能性时才能突击。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戒骄戒躁。略有所成就骄傲起来固然不好,急躁也容易犯错误。我们大可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自力更生,立足于全国,搞出一点名堂来。
周总理这4个要点,共16个字,是今后科研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揭示了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次中央专委会议后,原子能工业建设和核子弹的研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快了各项工作的步伐。同时,这次中央专委会所决定的内容,后来也变成了全国各相关部门的行动。
12月14日,中共中央向中央军委并中央有关的部委和国务院有关部的党组,各中央局并有关的省、市、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成立15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决定中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领导,更有力地促进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更大成果,遵照主席‘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中央决定: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一个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委员会是一个行政权力机构,主要任务是:组织各有关方面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督促检查原子能工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及时进行调度。委员会的决定,由有关方面坚决保证,贯彻执行。”
此后,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核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这段时间里,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过9次中央专委会议,组织全国大力协同,及时解决了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科研试验中的一百多个重大问题。

第十次会议

1965年2月3日、4日,周总理在西花厅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10次会议。会议听取并讨论了赵尔陆(国防工办常务副主任)关于第二套原子能工业基地在三线选厂的汇报,二机部党委关于加速发展核武器及加速建设原子能工业问题的报告,七机部党委关于地地飞弹今后发展问题的报告,一机部、四机部、化工部、冶金部、纺织部有关协作的重大建设项目问题的报告,和专委办公室的有关建议。这次会议还决定,鑒于工作发展的需要,中央专委今后除管原子能之外,还要管飞弹。中央专委组成人员要相应进行调整和扩大。1965年3月2日,中共中央向中央军委并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务院有关部的党组,各中央局并有关的省、市、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扩大15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决定中说:“中央为了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领导,1962年12月,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了15人专门委员会。鑒于工作发展需要,中央决定:这个委员会今后除管原子能之外,还要管飞弹;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相应进行调整和扩大,新增加余秋里、王诤、邱创成、方强、王秉璋、袁宝华、吕东(换王鹤寿)等7位同志参加。”“‘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今后改称‘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
从此之后,我国的核弹(核子弹、氢弹等)、战略飞弹、战术飞弹、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核电站等一系列尖端科技工程项目的研製、试验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中央专委或是经请示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做出的。

重要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各种专门领导机构中,中央专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主任,由领导原子能事业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尖端科技和国防科技的中央级专门领导机构,具有极高的权威。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指出:“我国两弹一星能够在时间短、困难大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中央专委的统一领导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发展中国尖端科技和国防科技的过程中,作为中央专委主任的周恩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