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指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繫的事物强行分开。在数学中,分割亦称分划、分法,是一个区域的分解方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分割
- 外文名:division
- 拼音:fēn gē
- 基本解释:把整体或有联繫的东西分开
数学名词
分割亦称分划、分法,是一个区域的分解方法。
把直线上的区间(或 R'' 中的区域、曲面、曲线以至一般集合)分解为有限个至多有公共边界点的子区间(或子区域、小块曲面、小段曲线、子集)的并集,这些子区间(或子区域等)组成的集合即成为原区间(或区域等)的一个分法,若用 P 记直线上区间 [a,b] 的一个分法,则它是由取分点 xi=(i=0,1,2,...,n),使满足 a=x0<x1<...<xn=b,而将 [a,b] 分成 n 个小区间点集合,数
称为分法 P 的模(或细度),若 P1,P2 都是 [a,b] 的分法,且 P2 中的区间都是 P1 中区间的子区间,则 P2 称为 P1 的加密或细分,若 E 是 Rn 中的若尔当可测集,则其分法 P={E1,E2,...,Ek},其中 Ei (i=1,2,...,k) 都是 E 的若尔当可测的子集,各 Ei 互相间至多有公共的边界点,它们的最大直径称为 P 的模,记为 |P|。加密的含义同上,曲面、曲线的分法与此类似,注意分出的必须也是曲面、曲线。

分割的概念主要用以定义各类积分。
汉语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fēn gē
【英译】[cut apart;break up]
【基本解释】把整体或有联繫的东西分开。
【同义词】切割
【反义词】合併
引证解释
1、强为区分;强行分离。
《荀子·富国》:“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或乐,或劬或劳。”
《隋书·北狄传·突厥》:“往者魏道衰敝,祸难相寻,周齐抗衡,分割诸夏。”
梁思成《曲阜孔庙》:“孔庙正门紧挨在县城南门里,庙的后墙就是县城北部,由南到北几乎把县城分割为互相隔绝的两半。”
吴组缃《山洪》二八:“他们认为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不可以分割,两者必须紧连。”
2、犹分裂。
明 李贽《复邓石阳》:“苟有子,则老来得力,病困时得力……五内分割、痛苦难忍时得力。”
3、犹分占;分享。
《史记·吴王濞列传》:“大王有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
宋 杨万里《题十里塘夜景》诗:“老夫与明月,分割一清湾。”
清 顾炎武《淮东》诗:“诏封四将军,分割河淮土。”
4、军事上指进攻军队把敌人的作战部署割开成几块,使其分散孤立,以便各个歼灭。
分割,将一份图稿分割为作为其构成成分的填充表面(表面是未被线段分割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