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2021-02-08 22:17:18 暂无评论 百科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由1978 年成立的成都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逐步发展而来,1988年学校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政治系,1998年5月成立经济与法律系,2006学校在其基础上建立经济政法学院,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2011年3月,学校决定建立政治学院,2011年4月,学校决定撤销经济政法学院,原经济政法学院经济系划入经济管理学院,法学系挂靠进入政治学院。学院既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法学学科点的依託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成都大学政治学院
  • 校训:自爱、自修、自尊、自强
  • 创办时间:2011年3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现任校长:彭晓琳
  • 所属地区:中国 四川 成都
  • 主要院系:法律系
  • 前身:成都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
  • 教职人员:50

学院简介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由1978 年成立的成都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逐步发展而来,1988年学校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政治系,1998年5月成立经济与法律系,2006学校在其基础上建立经济政法学院,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2011年3月,学校决定建立政治学院,2011年4月,学校决定撤销经济政法学院,原经济政法学院经济系划入经济管理学院,法学系挂靠进入政治学院。学院既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法学学科点的依託单位。
学院现有主讲教师6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5%以上。有硕士生导师2名,四川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专家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与与西华大学联合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有1个法学本科专业,1个法律事务专科专业。学院下设4室1系1中心,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法学系和实验中心。
学院既承担着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全校部分素质课程,又承担着有法学1个本科专业、法律事务1个专科专业的教育教学任务。截止到2011年5月,学院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4门,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学院是成都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学生髮展研究中心依託单位,近几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着多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专业设定

专业全称办学层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硕士研究生
法学
本科
法律事务
专科

机构设定

学院领导
姓名
职务
办公地点
彭时平
院长
3218
安 鸿
党总支书记
2220
邓陕峡
副院长
3305
岳 鹏
副院长
3305
行政办公室设定
行政办公室名称
负责人姓名
职务
办公地点
学院办公室
王丽
院办主任
3220
教务办公室
曾莉
教务办主任
3307
学生工作办公室
杨晔
学工办副主任
3104
各教研室、系设定
教研室、系名称
负责人
办公地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魏世军
33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刘一民
220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岳 鹏
22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肖良
2211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安鸿
2220
法学系
邓陕峡
2211
学院党总支设定
职务
姓名
党总支书记
安鸿
党总支委员
彭时平、邓陕峡、岳鹏、肖良、刘剑
教工支部书记
学生支部书记
史浩岑
学院分工会设定
职务
姓名
分工会主席
肖良
组织委员
王丽
福利、女工委员
谢娟
文体委员
刘剑
实验室及其它分布一览
名称
地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中心
3117
模拟法庭
3301
法律诊所
3303
地方立法实验室
3303
成都大学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2210
成都大学学生髮展研究中心
2210
成都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2210
政治学院资料室
3104
法学系资料室
3104
政治学院会议室
3304
政治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2223

教研室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前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的有关要求,更改为现名。
教研室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核心课程。课程以传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繫实际的原则,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和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研室拥有一支颇具实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主讲教师中40%具有副高以上职称,6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广。教师教学中密切联繫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实际,联繫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辅以教学方法上的革新,採用案例分析法、图解法、教学三步法、引导启发式教学,使同学们逐步意识到,哲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用处,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所开设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2008年成功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教研室成员来把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公开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涉及教学改革、哲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核心类期刊二十余篇,教学和科研均取得较好成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有关要求于2011年4月成立。
教研室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核心课程。课程以184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讲述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追求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不懈努力;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教研室已建立起一支有一定实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三分之二的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队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注重科学研究和教材教法改革。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其中核心类期刊二十余篇,教研室主任刘一民老师的专着《国民政府地籍整理》一书,新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受到学界的好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有关要求成立的课程教研室,成立于2011年4月。
教研室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课程。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着最集中的体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增强教学互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功申报校级精品课程。除完成本专科教学任务外,还承担部分与西华大学联合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研室重视科研活动,近3年出版学术专着3部,发表论文近40篇,多篇被人大複印资料转载。参与和主持省、市级课题4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政治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前身是德育教研室,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的有关要求,更改为现名。
教研室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核心课程。课程以大学生活、人生髮展和法律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法律素养,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研室师资力量较雄厚,共有专兼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博士2名,5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认真组织教学,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为大学新生导航大学新生活。教研室重视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大委託项目1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市级及横向课题多项。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是政治学院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而于2011年4月成立的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负责《形势与政策》《毕业生就业指导》两门必修课程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形势与政策》主要是针对大学本科1-6学期、专科1-4学期开设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等各方面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重大内外政策,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其肩负的历史任务,增强大学生执行党和政府各项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大学本科第7学期、专科第5学期开设的必修课,通过系统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具有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择业意识,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做好就业準备,实现顺利就业。
教研室成员均为教学一线人员,有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经验。此外课程组还有部分专职和兼职教师任课,兼职教师由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和院系总支书记、副书记组成,阵容强大,是一支富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教研室採取集体备课、广泛研讨,确定主题内容,通过灵活的测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成员还积极加强科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数篇,出版《形势与政策》教材,由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

地图信息

地址:致远路与陈英路交叉口西150米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