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0-12-25 17:17:59 暂无评论 百科
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2002年从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独立出来而成立的一个新学院,它的前身可追溯到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由中正大学首任校长、国际着名学者、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髌博士创建。 20世纪50年代,由于全国的院系调整,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及教师均被调整到其他院校,江西师範大学生命学科停办了40余年。 1996年学校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化学系开设了生物化工专业(按照教育部专业调整的要求, 2001年改为生物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了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2002年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创办时间:2002年
  • 所属地区:江西南昌
  • 主要院系:生命科学院
  • 院 长:彭以元
  • 副院长:龙中儿
  • 所在省市:江西南昌

学院领导

院 行 政
职 务
姓  名
院 长
彭以元
副院长
龙中儿
副院长
邹峥嵘
副院长
熊建秋
院长助理
刘如龙
办公室主任
李素珍
院 党 委
职 务
姓 名
院党委书记
胡华清
院党委副书记
刘 锋
院 团 委
职 务
姓 名
院团委副书记
张英俊

师资队伍

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职工总人数由2002年刚成立时的18人增加至现在的62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教授8人,副教授22人,讲师12人。 专任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在读博士生6人,具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97.6%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人,江西省首届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家1人。

教学与人才培养

学院一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室建设,已形成优良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学院目前建设有生态学、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生物化工二级硕士点和工程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等硕士点。现有生物工程(工学)、生物科学(理学)和生物技术(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64人。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瑶湖校区拥有教学实验室6000余平方米 ,建设有江西製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庐山植物园等专业实践教学基地6个,南昌二中、南昌十中、南昌市实验中学、新建二中、南昌十七中等教育实习基地 8个。生物学实验中心被列为江西省教学示範中心。学院拥有单价在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设备925台/件,设备总金额为797.12万元,包括生物分子快速纯化系统(akta explorer-100)、高效液相色谱(waters)、全能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biofugestratos)、 pcr 仪(ptc-200)、凝胶成像系统(uvp-8000 )、喷雾乾燥器(瑞士buch)、紫外可见全自动扫描分光光度计(美国pe公司)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档进口设备。注重对学生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院虽成立不久,但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学院现拥有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分别是与地理与环境学院合作共建“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功能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共建的“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学科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十五”重点学科。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注重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经验丰富的科学研究队伍。我院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预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 总金额达500余万元。

学生工作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学院党委一贯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学院学风优良,一直保持较高考研录取率,学生继续深造学校包括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2003年参加第八届“挑 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江西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2004年获得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最佳创意奖、全国铜奖。学院在高考学生中具有良好的声誉,考生报考十分踊跃,每年录取学生的成绩均远高于录取分数线。学院培养的学生素质高,每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