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区隶属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南岳衡山、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因位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铨德钧物”,意谓能称量天地,故南岳山又称衡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恆山、中岳嵩山一起被尊称“中华五岳”。
南岳区是江南最佳赏雪佳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省旅游强区。
南岳区北至湖南省省会长沙136千米,南至衡阳市区35千米,东至衡山县城15千米,西至邵阳市170千米。
2018年末,南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62亿元,常住人口7.08万人。
2018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64.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2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岳区
- 外文名称:Nanyue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区
- 所属地区:湖南省衡阳市
- 下辖地区:祝融街道、南岳镇、寿岳乡
- 政府驻地: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南路
- 电话区号:0734
- 邮政区码:421900
- 地理位置:衡阳市北部中心城区
- 面积:181.5平方千米,湖南省衡阳市直接管理的镇区
- 人口:59650人(2010年)
- 方言:衡山话 前山话 后山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藏经殿、南岳大庙、祝融峰、水帘洞、南天门、万寿大鼎
- 机场:南距衡阳南岳机场60公里
- 火车站:衡山西站、衡山站、衡阳站、衡阳东站
- 车牌代码:湘D
- 身份证号码:430412
- 主要公路1:107国道、南马公路、衡山路
- 主要公路2:南岳高速公路、岳临高速公路
历史沿革
南岳古为衡州之域。
秦统一中国后,南岳衡山其地属衡阳郡。
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年),隶属衡阳县。
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为县名之始。
隋朝属衡州郡,唐属衡州,宋属衡州衡阳郡,元属衡州路,明清属衡州府。
民国废府存道,直属衡阳道。
20世纪50年代衡山县属湘南行政区(行政中心衡阳市)、衡阳专区。
1960年初,衡山划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归衡阳市南岳管理局管辖,次年底,南岳管理局改称南岳县。
1966年撤销南岳县;将衡山县湘江以东地区析出组建衡东县,原南岳县与衡山县湘江以西地区合併为衡山县。
1984年正式成立南岳区人民政府,因五岳名山南岳而得名为南岳区。隋文帝诏定衡山为南岳,亦称岳市。
1984年,衡山县划出南岳镇、南岳乡及东湖、马迹、望峰三个乡镇的10个村,设立衡阳市南岳区(同时保留省南岳管理局),因五岳名山南岳而得名为南岳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南岳区常住总人口53423人,其中,祝融街道16092人,南岳镇31459人,岳林乡2018人,龙风乡2249人,拜殿乡1605人。
2004年,南岳区辖1个街道、1个镇、3个乡。 祝融街道辖白云、岳庙、祝圣、独秀、迎宾、衡岳6个居委会。 南岳镇辖万福、红星、延寿、白龙、金月、岳东、水濂、新村、烧田、光明、荆田、兴隆、谭家桥、双田、黄竹、红光、枫木桥、樟树桥、紫峰、泗塘20个村委会。 岳林乡辖岳林、莲塘、杉湾、石山4个村委会。 龙凤乡辖龙凤、水口、红旗3个村委会。 拜殿乡辖龙潭、观音、拜殿3个村委会。(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南岳区常住总人口59681人,其中,祝融街道21820人,南岳镇33010人,岳林乡1716人,龙凤乡1798人,拜殿乡1337人。
2015年11月18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35号)批覆同意:岳林乡、拜殿乡和龙凤乡成建制合併设立寿岳乡。调整后,全区辖1个街道、1个镇、1个乡:祝融街道、南岳镇、寿岳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岳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衡阳市区之北侧。地处东经112°45′~112°50′,北纬27°12′~27°40′之间,北至湖南省省会长沙136千米,南至衡阳市区50千米,东至衡山县城15千米,西至邵阳市170千米。全区土地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其中:中心景区面积达100.7平方千米(一级保护区48.5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52.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085%,为湖南省最小的县级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188%。
地质地貌
南岳衡山山体连绵起伏,系以花岗岩断块组成的峰林状的垒形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0米,最高海拔即主峰祝融峰1300.2米,为衡阳市境内之最高点。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坡度多在30°~40°,南端边缘悬崖地带坡度最大可达60°以上;山谷深度达300~400米,而在报信岭一带谷深达700~900米,峰林状景观突出。
南岳区境地貌类型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而构造地貌为南岳山体的主要部分。南岳区主要地貌特徵表现为:
- 地貌类型多样而以山地丘岗为主,其中:山地占64.5%,丘岗占23.3%;
- 阶梯层状结构明显。境内地势中高周低,由海拔1000米以上、700~800米、400~500米、150~200米分别构成四级阶梯状;
- 断层地貌发育。山体两侧皆有断层,凡两级阶梯交界处都有悬谷存在,若有水流,则形成瀑布;
- 地表破碎,岩洞石蛋遍布。因境内降水丰富,各种形式的流水作用活跃,对地表沖刷能力强,使地表分割破碎,河谷发育,河网沖沟密度为2.5千米/平方千米。
土壤条件
南岳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通透性良好,矿物质丰富,其中水稻土、麻沙土、红壤主要分布在南岳山下丘岗平地,土层深厚,坡度不大,海拔不高,宜种植农作物。而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及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南岳山上,土层薄,坡度大,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水温泥温低,宜以林为主。土壤分布因受中山地形、生物气候影响,呈垂直分布状态明显。海拔750米以下为山地红壤,海拔750~850米为山地红壤与山地黄壤交错地带,海拔850~1150米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5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和石质土。
武广高铁衡山西站

气候条件
南岳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徵,并在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及中山地形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一)四季变化明显,冬长夏短;(二)平均气温低,冬冷夏凉;(三)降雪早、积雪多、冰冻期长;(四)云雾多、湿度大、天气多变,常有山下骄阳、山腰雾满、山顶风雨的所谓“三重天”奇观现象形成;(五)气候垂直分异现象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明显降低。
2010年,南岳区年平均气温12.2℃,年内最高气温31.3℃(山上8月5日),比近30年极值30.9℃偏高0.4℃。最低气温-10.9℃(山上12月16日)。年降水量2334.5毫米,12月降暴雨和49.7毫米大雨,为历史同期罕见。年日照时数1541.8小时,比历年1438.1小时偏多7%。山上全年雾天256天。
行政区划
1998年7月,成立祝融街道,形成三乡一镇一街道格局。
2010年,南岳区辖3乡1镇1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
乡镇 | 下辖 |
---|---|
祝融街道 | 白云、岳庙、祝圣、独秀、迎宾、衡岳6个社区。 |
南岳镇 | 红星、延寿、白龙、水濂、新村、烧田、光明、荆田、兴隆、谭家桥、双田、黄竹、红光、枫木桥、樟树桥、紫峰、泗塘17个村,万福、金月、岳东3个社区。 |
岳林乡 | 辖:岳林、莲塘、杉 湾、石山4个村。 |
龙凤乡 | 辖:龙凤、水口、红旗3个村。 |
拜殿乡 | 辖:龙潭、观音、拜殿3个村。 |
2015年,南岳区乡镇区划调整,调整后,南岳区共减少2个乡级建制,现辖寿岳乡、南岳镇、祝融街道。区人民政府驻祝融街道。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截止到2011年,南岳区境内分布有苔藓植物48科101属152种,维管束植物232科1044属2666种,其中野生植物201科767属1807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1种(有银杉、水杉、秃杉、珙桐、金花茶、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长蕊木兰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7种。拥有世界独有的自然分布植物(南岳特有植物)绒毛皂荚和南岳蹄盖蕨。中国特有植物529种,其中植物模式标本采自南岳的有17种。境内有古树名木45科109种3781株。
南岳野生动物资源正在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有野生动物17目48科 184种,珍稀濒危动物28种,其中Ⅰ级1种(黄腹角雉),Ⅱ级22种,中国优先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种(A级)4种(画眉、棕头鸦雀、白头鹎、黄腹山雀)。较着名的野生动物有中华蟾蜍、大鲵、红中华鳖、银环蛇、穿山甲、野猪、灰胸竹鸡等。南岳的昆虫主要是森林昆虫,共有17目186科1835种。有真菌37科83属173种。
水资源
南岳区位于湘江中游西侧,境内溪流短小,没有过境河流,且大多坡陡流急,跌水瀑布众多,境内长度在2KM以上的大小河流共有18条,总容量为1.912亿立方米。
南岳地下水资源以裂隙水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南岳有泉井300余处,地下水平均补给模数为15~2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年总量约为2730~364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1年,南岳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钾长石、瓷泥、钠长石、花岗岩石等以及与光体有关的内生矿种如铜、铅、锌、铀、钨、锡等。瓷泥、钠长石、钾长石主要分布于拜殿乡的龙潭、观音二村,铀矿分布于拜殿乡与马迹接壤处,花岗岩石主分布于南岳山脉一带。
土地资源
南岳区境土地种类分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水稻土、山地草甸地(菜园土)五个种类,六个亚类。因南岳衡山气候垂直变化大,土壤垂直分布明显。据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0年南岳辖区土地总面积为17927.78公顷。根据属性划分:集体土地11597.71公顷,国有土地6330.07公顷;根据用途划分:耕地1992.81公顷;园地286.81公顷;林地13365.10公顷;草地63.69公顷;城镇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0.9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2.1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4.08公顷;其他土地512.26公顷。
人口民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末南岳区常住总人口为59650人,户籍人口54846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6386户。男性人口为30239人,占50.6%;女性人口为29411人,占49.31%。人口密度为333人/平方千米。
南岳区内有苗族、土家族、侗族、壮族、瑶族、满族、回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衣族、黎族、京族、佤族等14个少数民族分布。
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7,全区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三五一”总体工作思路,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为统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
一、综 合
经核算: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6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80亿元、3.50亿元、33.39亿元,分别增长3.4%、3.6%、1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0.2:8.9:80.8调整为9.3:8.6:82.1。其中,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9个、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2.1,产业结构进一步最佳化。三次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8%、92.4%,分别拉动经济成长0.3个、0.3个、8.2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355.08万元,增长3.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1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1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4925.7吨,油料产量200吨,蔬菜产量4.01万吨。全年出栏生猪6.77万头,肉牛0.08万头,肉羊0.25万只,家禽38.4万羽。肉类总产量5810.7吨,水产品产量61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723万元,增长3.0%;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275万元,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54亿元,增长15.0%。其中,城镇以上及非农户投资33.06亿元,增长15.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8亿元,增长9.8%。商品房销售面积7.0万平方米,增长50.9%。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53万平方米,增长277.5%;期房销售面积2.47万平方米,下降28.2%。
五、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5亿元,增长10.9%。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22.53亿元,增长11.0%;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4.42亿元,增长10.5%。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消费总额1.61亿元,增长11.0%;零售业完成消费总额18.98亿元,增长11.1%;住宿业完成消费总额3.40亿元,增长10.3%;餐饮业完成消费总额2.96亿元,增长10.4%。全区用电量10816.25万千瓦时,增长5.6%。自来水销售500万吨,增长5.5%。天然气销售385.89万立方,增长7.4%。
六、旅游业
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003.08万人次,增长14.6%,其中团队游客94.83万人次,增长14.1%。实现旅游总收入80.32亿元,增长15.0%,实现门票收入3.67亿元,增长7.2%。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6.79亿元,增长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696万元,下降4.6%;上划中央收入9720万元,增长39.2%;上划省级收入2487万元,下降0.2%。一般预算支出总计119986万元,增长24.3%。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73亿元,增长5.6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34亿元,增长5.6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90亿元,增长11.06%。
八、教育
年末全区各类公办学校(园)20所,在编教职员工518人,在校学生(含幼儿)9289人。各类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31所,在校学生及幼儿7879人,教职工633人。全区国小巩固率达100%,国中巩固率达99.8%,国小毕业率和就读国中比率均达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艺术表演团体7 个,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版画馆1 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现有数位电视用户1.3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区体育场3个,运动场26个,训练房2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25个。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52家。其中,医院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家(其中诊所2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家(其中计画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家),其他卫生机构1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631张,使用率67.31%。拥有医疗工作人员846人。其中,卫生人员671人(执业医师213人、执业助理医师32人、注册护士298人、药师(士)58人、技师41人、其他卫生技术员29人),乡村医师16人。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36250人次,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7309份。
十、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区森林覆盖率77.47%,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43%,本年度活立木总蓄积量150万立方米。全年空气品质达标率92%,地表水质量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95%,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单位GDP能耗为0.2334吨标準煤/万元,下降5.93%。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起;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2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人数0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2万人,农村人口1.96万人,城镇化率69.28%;全年出生人口978人,出生率15.81‰;死亡人口261人,死亡率4.22‰;人口自然增长率11.59‰。
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2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28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3元,增长9.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642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4.0%。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296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837人,企业参保人数8890人,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22569人。参保缴费7153人,实际缴费率为32%,待遇发放率100%。全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2000 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222人;生育保险参保4927人;工伤保险参保962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登记参保55875人。城镇新增就业87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00人。
年末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649 人。其中,城镇低保355人,农村低保294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61.7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因四捨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社会事业
2017年,南岳区实施了一批惠及民生、民众嚮往的事。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全年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达8.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974元、18914元,分别增长8.8%、8.5%,保持全市第一。全区干部职工的政策待遇充分保障。10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十二大脱贫工程”得到落实,扶贫数据準确率排名全市第一,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年共发放惠农补贴1220万元。完成城乡低保整合和再提标,农村低保标準保持全市最高。五险统征[9]正式运行,全民参保资料库建成,社保卡套用在全市领先。职工医疗互助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2.8%和100.03%。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顺利移交。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户,300套公租房启动配租。开展百岁健康区创建。落实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及儿童免费健康体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零差价、採购两票制在公立医院施行,医保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10.2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计画生育工作获评省级优秀。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文化强区,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庙会、戏曲、石刻、书法、版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展示,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赛事,加快“三馆一中心”和寿文化展览馆等文化地标建设。启动国、省、市非遗项目申报,开展“非遗展演进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进家庭”文化三进工程,完成“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创作和《文化南岳》丛书的编撰。坚持教育兴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监管,推进标準化学校建设,加快万福国小改扩建、黄竹国小择址新建,完成实验中学教学综合辅助用房建设。深化“名校名师”工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在全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开展佛、道教商业化问题整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关係和谐。
加大教育投入,编制了《南岳区中国小、幼稚园布局规划》,完成区一中运动场和烧田、观音国小等11所学校维修改造。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中学考合格率达71.25%,增长15%,居全市同类高中榜首,国中毕业考试优秀率、合格率均居全市县区第一,教育工作省级两项督导评估排名全市首位,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文化惠民全面发力, “欢乐潇湘·大美南岳”民众汇演、“相约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万寿宫古戏台非遗展演、全民健身环城跑广泛开展,“户户通”“村村响”100%覆盖行政村。“名山+名人”模式进一步深化,42位专家进入南岳文化专家资料库,“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聚力推进,电影《一代女魂唐群英》在南岳取景拍摄,南岳大庙和中正图书馆成功申报市级文化创意产品试点单位。开展了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净化了教职人员队伍,宗教教风进一步最佳化,“德化天下·道在人间”南岳道教音乐会成功举办,《净心生活从南岳开始》画册编撰完成。《南岳衡山志》被列入全国名山志文化工程。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一单四制”制度,持续加强旅游组织、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夺取了防汛抗灾的全面胜利。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十九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南岳安保经验被公安部推介,“平安四型小区”纵深推进,综治民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与此同时,人民武装、武警消防、人民防空、统计、质监、史志、档案、保密、科协、接待、禁毒、反邪、公积金、菸草、气象、供销、邮政、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共青团、工会、妇联、红十字、残联、老乾老龄、关心下一代、驻岳金融机构等为南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景区景点
综述
衡阳市南岳区为衡阳市北部中心城区,主要景点有衡山、岣嵝峰、王船山墓、王船山故居、蔡侯祠、回雁峰等。自然景观有三海(云海、花海、林海)、四绝、五峰、九潭、九溪、十五洞、二十四泉、三十八岩诸景点及佛光、雨淞、树挂、蛙会等奇特的气候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有南岳大庙、忠烈祠、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藏经殿、半山亭、邺候书院、万寿大鼎等胜迹。境内共有景观景点120余处,中心景区面积100.7平方公里,十二大景区(即祝融峰景区、磨镜台景区、忠烈祠景区、藏经殿景区、禹王城景区、五岳溪景区、水帘洞景区、卧虎潭景区、方广寺景区、芷观溪景区、古镇景区、农业观光园),122个景观单元。
衡山
衡山,古称"南岳",中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衡阳盆地北部。南起衡阳回雁峰,北至长沙岳麓山,逶迤盘亘800里,大小山峰72座,以祝融、天柱、芙紫、紫盖、石稟五峰最着。主峰祝融峰海拔1289.8米,为南岳绝顶。衡山居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即如衡器一样可称量天地的重量,能"铨德钧物",故名衡。南岳衡山风景区南距衡阳市中心35公里,属南岳区管辖,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为国务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峰峦俊秀,岭谷交错,有9溪、10桥、24泉、15洞、9池、9潭、38岩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飞瀑之雄,禹王古城之古",是南岳"新四景"。南岳旅游风景名胜区居湘中偏东地区,以主峰祝融为中心,总面积184平方公里。大致分南岳古镇、水帘洞、忠烈祠、磨镜台、祝融峰、藏经殿、方广寺、龙凤潭8个游览区和西岭1处避暑区。
祝融峰
祝融峰,为南岳七十二峰最高峰,相传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时有烟云拱托,加之群峰垒衬,形成"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的雄姿。游人以祝融之高为南岳"四绝"之一。峰顶有祝融殿,又名老圣殿。明万曆年间(1573-1620)建开元祠,以祀祝融,塑有祝融火神像。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建为殿。光绪七年(1881)重修。石墙铁瓦,进门有厢房和正殿。殿后为峭壁;两侧石崖有望月台,东侧300米处有观日台,可在此观赏日出的壮丽景象。附近有"天半祝融"、"一日千里"、"山耸天止"、"乾坤胜览"等崖刻。祝融殿内神像匾额在1966年被毁。衡阳市政府于1981年重修殿、堂,塑神像,恢复旧观。
南岳衡山 祝融峰

南岳古镇
南岳古镇即岳市四街,由香市发展而成的古集镇,背接岳庙,前临107国道,以香市为主。每年八月香期,古镇最旺。主要景点有:南岳大庙、祝圣寺、黄庭观,都为唐代始建。南岳大庙与祝圣寺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艺术。从西街穿出再北折循西线登山公路三华里便是黄庭观,建筑在山岩之上,下临白龙潭,风景秀丽。观宇虽小,却玲珑幽静,松风吹凉,溪声悦耳。观上侧为20世纪40年代国立师範学院旧址。山沖蜿蜓,
南岳古镇

溪流曲折,松青竹翠,农舍炊烟,点缀其中。西线登山,犹见当年杏林春满,学运风流,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四次军事会议的会址。白龙潭下有一栋“桔盈圃”的小农舍,为当年游乾班中共代表团旧址。
上封寺
上封寺,位于祝融峰东300米处。隋以前名光天观,为南岳五大丛林之一。隋大业(605-617)间,炀帝下诏改为寺,故名上封寺。寺历经修建,今有前后三殿。铁瓦石墙,别具风格。前殿原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铸造的铁天王像四尊,1966年被毁。前殿1951年被火焚毁,1962年当地政府修复。寺后山顶即观日台,为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建,今气象台设此。台侧有巨石,上镌"观日出处"四字。山上有一片古树林,枝干密接,粗实茁壮。
南天门
南岳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南岳区衡山山脚至祝融峰9公里处。是登祝融峰必经之路,海拔1100米。有石坊一额镌"南天门"三大字。坊柱镌一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东侧有皇帝崖,崖壁题刻甚多。崖面有"寿岳"二字,字径150公分,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书。因年久难辨,民国33年(1944)重镌。崖下有龙门洞,相传禹王治水在此斋戒。循石径下数百步有祖师殿,为清同治元年(1862)重修;殿为二进,各三间,石柱、石墙、铁瓦。原设真武神像,现设旅游服务部于此。
方广寺
方广寺, 位于南岳区莲花峰下。莲花峰系八峰组成莲花形,方广寺正建于花心中,距离南岳镇北20公里,地处深山腹地。"方广寺之深"为南岳四绝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唐时改名方广寺。宋徽宗御赐"方广崇禅寺"题额。明万曆二十二年(1594)神宗朱翊钧赐佛经、佛像、宝幡等物,特为建藏经阁,明末王船山在寺傍建续梦庵,隐居三年,撰有《莲峰志》,并倡修方广寺。清初毁于火,清道光(1821-1850)间重修,未复旧观。寺为石墙铁瓦,建筑古朴。有殿堂三进。前为山门,作牌坊式,门额直书"方广禅林"四字。进门有过堂(原称祖师殿),堂左右各有耳房,再进为正殿,塑有释迦牟尼像,中悬宋徽宗御题"天下名山"匾。侧有宋代铜钟一具,殿后为楼房。殿堂均作单檐硬山顶,现寺院建筑尚存,佛像、宋钟、匾额于1966年被毁。
方广寺

磨镜台
磨镜台,位于南岳区掷钵峰下,与半山亭平行对峙。相传唐开元年间,佛教禅宗七祖、住持福严寺的怀让在南岳大力阐扬南宗教义,属于北宗的四川和尚道一前来辩论。怀让终日在此靡砖,意在坐禅(北宗教义)并不能成佛。好比磨砖,功夫虽深,终不能成镜台。道一顿悟,皈依南宗。等待怀让为师。后人遂称此地为磨镜台。现尚存档石,镌刻有"祖源"二字。台侧有马祖庵,传为道一和尚住所。台后有怀让墓,又名七祖塔,上有石碑,篆刻"最胜轮塔"四字,相传为唐宰相裴休所书。附近有观音桥、麻姑桥、龙舒桥等古蹟,并留有不少明清名人题刻。磨镜台石刻和怀让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周群峰突起,竹木竟秀,泉水飞流,风景幽深。现建有南岳山庄,为衡山避暑佳境。
藏经殿
藏经殿, 位于南岳区祥光峰下,距南岳镇15公里。原名小般若禅林,始建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后因明太祖朱元璋曾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经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1933年重建,1980年重修。宫殿式建筑。有正殿、后殿,石柱矗立,碧瓦丹甍 ,富丽堂皇。正殿内供流鎏金铜佛一尊系海外华侨佛教徒捐赠。附近有灵田、梳妆檯、钓鱼台、文殊顶、龙池、水月寺、允春亭等名胜古蹟。藏经殿隐于茂林深处,寺周古木阴森,藤萝交错,保存有亚热带高山常绿针叶、阔叶混交的原始次生林带,植物品种达500多种,风景幽深古朴。"藏经殿之秀"被誉为南岳四绝之一。
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区北街,扼衡山入山口,是中国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代寺庙建筑群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为宫殿式建筑,占地9.85万平方米,九进,坐北朝南,包括楼星门、奎星阁、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后门。正殿又名大殿、圣帝殿,高24米,七间,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重檐斗拱歇山顶式,有石柱72根,象徵南岳72峰。殿前两根方柱由整块条石凿成,每根重14吨。檐下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故事极为精美。
祝圣寺
祝圣寺,位于南岳区东街。为南岳六大佛教丛林(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清凉寺、大善寺)中规模最大最早的一座古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上古时为清冷宫,系大禹祭祀舜帝而建。唐初始改为寺院,名弥陀寺。明时改称胜业寺。现寺为清康熙年间作为皇帝的行宫重建,并改今名。寺周古木苍翠,寺宇建筑雄伟。四进,包括前山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方丈室,两旁有禅室、斋堂、寮房等。寺内有清光绪年间心月和尚青石镌刻的500罗汉像,神形兼备,维纱维肖,为雕刻艺术之珍品。雕像在"文化大革命"时遭摧毁,仅存百余块残石,南岳书画馆尚保存有画像的拓本,南岳佛教协会设此。
祝圣寺

峋嵝峰
峋嵝峰, 位于衡阳县峋嵝峰乡境内。主峰嫘祖峰,海拔951米,与祝融峰遥相呼应。因山远望若俯背,故名佝偻,后改名岣嵝。为衡山72峰之一。古时被视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嵝山。相传大禹治水曾登此山。宋时曾在山上建禹王坛。清同治九年(1807)重修禹王殿,殿内有碑文8块,殿于1944年坍塌,碑文尚存。禹王祠前巨大天然岩石上立"岣嵝碑"一块,即禹王碑,又称禹碑,高2.5米,宽2米,上书77个蝌蚪形文字,系南岳72峰中罕见文物。岣嵝峰树木葱茂,气候多变,终年云雾缭绕。山上另有禹穴、仙人洞、仙人棋、仙人脚、望雁台、龙潭井、大坡堰流泉、一笠庵古墓等胜处。现已闢为森林公园。
回雁峰
回雁峰

回雁峰,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西岸。海拔95.4米,为衡山72峰之首。峰名由来有二:一说山形如大雁引颈昂首,展翅飞翔;旧志及古诗文中则多认为北雁南飞,至此而归。 唐王勃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王安石诗联"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均指此峰,因而名扬天下。古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即在此处。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山上建云禅寺,隋改名为雁峰寺。唐建寿佛殿,供无量寿佛像。明修有望岳亭、宫室寺、此君轩、望江楼等。清建大雄宝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指月寮等建筑。峰前有烟雨池,"雁峰烟雨"为古城衡阳八景之一。1944年,日军侵入衡阳,山上古林殿阁惨遭焚毁,仅存一座寺门和半间佛殿,寺门上"上达"二字相传为清代一高僧所书。1985年,回雁峰被闢为公园,占地约0、19平方公里。峰前新开闢的雁峰广场中心建有大雁雕塑,高10米,为衡阳市城徽。广场正面是一座雕樑画栋的仿古门厅,匾额"南岳第一峰"为赵朴初题写。峰上重修望岳台、雁峰寺,复原观天池、此君轩。峰顶新建曲廊、雁壁、雁亭、碑廊、茶榭、寿佛殿、观音殿等。
交通
南岳区为衡阳市中心城区和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南距高铁衡阳东站40公里、南岳机场60公里。东离衡阳火车站40公里,距京广铁路衡山站20公里,武广高铁衡山西站8公里,衡岳高速公路、107国道穿境而过。
南岳辖区通车道路总里程有262.2公里,其中国道5.9公里、景区(县乡公路)道路总里程37.5公里,城区道路24.3公里,村村通公路194.5公里。南岳城区的交通主干道有衡山路、祝融路、金沙路、西环路、东环路5条,其它有古镇四街道路及独秀路等街道29条,城区道路结构为水泥、沥青路面,古镇四街为麻石板路面,城区主干道均为双向4车道,标誌标线齐全,所有道路有路灯照明,除古镇四街道路,两边都有绿化,在城区2个主要十字路口设定交通信号灯(牌坊岗、中房宾馆岗),整个城区道路呈平面框架结构。
主要领导
2013年05月28日胡小宁当选中共衡阳市南岳区委书记;
2013年05月28日依法选举杨洪峰为南岳区人民政府区长;
2014年1月17日依法选举彭旺元为南岳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2014年01月周精华担任南岳区政协主席。
城市名片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省唯一)
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神州最佳赏雪佳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省旅游强区之首
湖南“十大旅游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