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是巴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国有资本的积累,提高了国家的投资能力,从而增强了政府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巴西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削弱了外国资本对巴西经济的控制,有利于维护民族主仅,发展民族经济。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差,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集中表现在:出现了大量亏损,成为巴西政府沉重的财政包袱。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巴西政府于70年代末期开始了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成立国资产专职管理机构——国营企业控制署,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恃别是联邦兰级大型国有企业。
2.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允许国有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调剂使用,提高国有资产的巨观配置效率。
3.打破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允许私人企业进入猄田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领域,并同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
4.允许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出卖,转让或合併。1981年,巴西政府宣布出卖100家国有公司的计画,并成立了一个“国有资产处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工作。到1985年,巴西已出售了19家固有企业。1988年8月,巴西又成立了非国有化联邦委员会,并于8月16日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一项对16家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方案。
从巴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看,重点是放在不改变财产关係的条件下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上。私有化方面舵改革是缓慢的,谨慎的,进行私有化的企业数量只占国有企业总数的很小比重,而且·一般是中小型的亏损企业。目前国有经济部门在巴西经济发展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