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的意见

2021-01-30 17:13:20 暂无评论 百科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水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的意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公文
  • 外文名:quanzhou government paper
  • 技术:标準化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水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标準和标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7〕36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目标任务
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目标,建立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标準体系;建立科研标準产业同步化、自主创新技术标準化、标準工作主体企业化的标準化工作体系。具体任务是:
(一)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企业技术标準战略。大力推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工艺製品、机械製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完善企业技术标準体系,形成产业链技术标準联盟,打造产业品牌,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标準核心竞争力。鼓励、推动传统产业及其相关产品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準、国家标準、行业标準制定,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带动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到2010年,传统优势产业标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提高科研成果标準转化率。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品、重大科技专项产品的核心技术、专利技术、自主智慧财产权标準化、国际化的方法和途径,重点推动石油化工、修船造船、电子信息、汽车製造、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技术专利化、专利标準化、标準产业化,推进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标準研製同步。到2010年,核心专利技术与标準研製同步,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向标準的转化率达100%。
(三)推动企业实质性参与标準化活动。鼓励、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準化活动,积极承担国家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到2010年,承担国家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家标準工作组5个以上。各行业龙头企业、协会都要建立与国家相关行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的业务联络渠道,争取参加国家相关行业标準化重要会议,在为主或参与国际标準、国家标準、行业标準、省地方标準的制修订工作方面有更大的进展。力争鞋服、陶瓷、芦柑、茶叶、蔬菜等出口产品龙头企业建立与国际相关行业标準化组织的业务联络渠道,争取参加国际标準化重要会议,在参与国际标準的制修订工作方面有新突破。到2010年,为主或参与制修订的国际标準、国家标準、行业标準和省地方标準新增数达到50项以上。
(四)加快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工作步伐。组织制定“十一五”后两年采标计画,鼓励企业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将国际标準或国外先进标準转化为企业标準,提高我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到2010年,优势产业主导产品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达50%,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产品的产业采标覆盖率达60%。
(五)深入开展农业标準化工作。建立健全名、优、新、特和大宗农产品质量标準体系,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準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安全质量标準有效实施,提升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10年,新建国家、省、市农业标準化示範区10个以上,带动广大农民按标準组织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誌产品保护,有效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到2010年,新增区域传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誌保护产品1项以上;加强农产品源头标準化管理;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标誌使用制度,推行“良好农业规範(GAP)”和农产品市场準入制度,促进无公害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积极推进服务标準化工作。着力构建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方向的现代服务业标準体系框架,引导专业市场、旅游、物流、社区、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一批先进服务标準。在广泛宣传标準和开展单位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服务标準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与国际惯例接轨。
(七)强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加快“泉州市WTO/TBT谘询专家库”,“泉州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免费会员资料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四位一体的有效互动模式及帮助我市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培训机制。
(八)提升优势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建设鞋业、水暖洁具、服装、陶瓷、食品饮料等重点优势产业产业链标準化试点工程,建立健全优势产业产业链标準体系并有效贯彻实施,产业链主导产品和示範区域内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到2010年,示範优势产业链标準覆盖率达100%,产品抽检率达85%以上,标準水平提升率达80%以上,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产业链重点企业承担国家标準、行业标準研製20项。通过优势产业产业链标準化的推进示範工作,带动其他传统产业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产业链标準化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标準化意识
加强标準化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和企业对标準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标準化意识;强化企业标準化人员标準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标準化水平。採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对实施技术标準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投入,力求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二)充分发挥企业的标準化主体作用
开展企业实施技术标準战略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标準体系,创建“标準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企业标準化水平;推动企业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严格执行强制性标準,制定严于国家标準、行业标準或地方标準要求的企业内控标準;推进条件成熟的行业逐步建立标準联盟,研究制定体现泉州优势的技术标準,构建协会标準、联盟标準或产业链标準,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準的制定,开展技术创新和标準研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转化标準的转化率,抢占产业制高点;引导我市优势企业积极承担全国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工作,争取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的国家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分技术委员会、国家标準工作组)落户泉州。
(三)科学制定、实施采标计画
组织开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製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粮油深加工、石雕石材、茶叶、芦柑、陶瓷、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我市重点发展产业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调研,通过对重点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的了解,及其与国际、国内标準水平差距的分析对比,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实际,提出我市推进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工作意见,制定我市“十一五”后两年采标计画,形成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产品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加快採用国际标準和国外先进标準,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四)强化重点领域的标準化工作
根据我市经济成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最佳化升级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食品安全、现代物流、节约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製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及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工艺製品、食品饮料、机械製造等传统产业的标準化工作;开展千家企业标準提升工程活动,推动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大产业链标準体系的建设、服务和标準实施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标準水平,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品牌创建研发实力,促进品牌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标準研製同步,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地理标誌产品保护,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大强制性标準的实施监督力度和消灭无标準生产动态管理工作力度,有效提升重点领域标準规範化管理水平和标準化工作整体水平。
(五)深化农业标準化工作
建立健全畜禽、果蔬、水产、林竹、花卉等主导农产品质量标準体系及与其相配套的综合标準体系,促进茶叶、蔬菜、水产品、食用菌、水果等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和大宗出口农产品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和进口国(地区)标準,努力提高农产品和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做好安溪铁观音、永春芦柑、永春佛手茶、永春蔑香、德化黑鸡等地理标誌产品保护工作,完善地理标誌产品保护机制,形成“精品项目”,保护和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实施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标準化管理、规範化生产,科学化、产业化发展,带动广大农民按标準组织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六)组织开展国际、国外先进标準和重要技术标準研究围绕泉州支柱产业和大宗出口产品,组织开展相关国际、国内标準研究,重点进行国际、国内标準水平的对比,发现优势、寻找差距、掌握标準制定主动权。建立技术标準预警机制,及时跟蹤、通报国际标準、国外先进标準、国家标準和行业标準制修订及WTO/TBT相关信息。率先在鞋业、服装、建材等领域建立国际、国外先进标準和WTO/TBT的跟蹤渠道,开展先进标準、技术壁垒和重要技术标準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并逐步扩大标準跟蹤研究的行业範围。
(七)进一步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範机制加快“泉州市WTO/TBT谘询专家库”,“泉州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免费会员资料库”建设,针对我市支柱产业,开展应对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向专题服务,服务涵盖信息通报、评议、培训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法规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的提供等内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WTO/TBT通报评议,形成政府、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四位一体的有效互动模式,提高防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研究能力和应对能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帮助我市进出口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应对技术壁垒,有效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八)进一步完善公共标準信息和检测服务平台
进一步充实完善标準信息资源库、标準专家库,加强标準信息服务电子化建设,努力建成与国家、省及兄弟地市网路互联、资源共享、快捷完善的标準化信息服务系统,基本实现标準信息服务电子化;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提高企业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受检率,引导企业加大检测、计量投入,完善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有效提升产品自检自控能力和增强节能降耗能力,提升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鞋服、机械、农业(茶叶)、食品、陶瓷等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监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检验水平,为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标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九)建立标準化工作激励机制
对在标準化活动中取得标準研製重大成果,成为国际标準第一起草单位或企业标準直接提升为国际标準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另外,市本级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的市级实施技术标準战略专项资金,对在标準化活动中取得其他成果的单位进行补助。实施技术标準战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参与标準化活动、重要技术标準研究、实施技术标準战略试点的补助等,以推动技术标準战略有效实施;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对标準的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準的制修订等标準化活动,补助企业参与国际标準化交流、合作和研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级实施标準战略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下列项目单位的补助:
(1)对承担组建国家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国家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10万元、8万元的专项补助。
(2)对成为国家标準、行业标準、地方标準制修订主导单位或第一起草单位的,分别给予一次性4万元、2万元、1.5万元的专项补助。
(3)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準、国家标準(排名在前8位)、行业标準(排名在前5位)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5万元、0.5万元的专项补助。
(4)对新获国家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验收合格的农业标準化示範项目,每项给予一次性3万元的专项补助。
(5)对参与我市“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资料库和标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单位,每项每年分别给予5万元的专项补助。
(6)对优势产业产业链标準化示範项目每项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专项补助市级实施技术标準战略专项资金的使用,每年由相关项目单位向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审核意见,经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技术标準战略实施所需经费,出台奖励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技术标準战略的全面实施。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委、经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贸发局、人事局、建设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外经局、卫生局、环保局、旅游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及相关协调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1、市财政局负责为技术标準战略实施提供经费保障和使用监督。
2、市发改委负责将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画。
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加强对标準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加强标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宣传培训。建立健全全市标準化人才库,组织、协调标準化研究及相关标準化机构等开展标準化相关活动,做好相关标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
4、市科技局负责鼓励企业积极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準三大战略,将人才、专利、技术标準战略融入企业的研究、设计、开发、套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支持重要技术标準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向标準的转化。具有专利等自主智慧财产权或採用国际标準、国外先进标準的项目和产品,在科技计画的立项、验收评审、成果奖励工作中,优先予以支持。
5、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负责农业标準体系的建设,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準、行业标準、地方标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开展农民标準化知识培训。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主导特色农产品标準,指导农业企业推行全过程标準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贯彻实施“良好农业规範(GAP),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6、市经委、外经局、农业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引导和指导企业加强标準化建设,共同做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推动技术标準战略的实施。同时,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标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7、市贸易发展局、旅游局负责引导服务行业企业自觉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準和国际标準,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制订企业服务标準,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强制性标準的实施进行监督。
8、市建设局负责建筑行业标準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大力推进节能建筑标準的实施。
9、市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标準的实施监督。
10、市教育局、人事局负责支持并做好实施技术标準战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11、各行业协会、科研、检测等中介组织要通过讲座、培训、合作和提供技术谘询等方式积极指导企业实施技术标準战略。
(三)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
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领导小组要从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管理体系、标準体系、运行机制、标準化工作体系等方面制定全市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实施技术标準战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制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实施技术标準战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每年上半年检查一次,年底进行全面考核。
四、附则
(一)本意见由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二)本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至本届政府任期结束为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