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克雷洛夫元帅”电子侦察舰

2021-02-28 05:30:42 暂无评论 百科
“克雷洛夫元帅”电子侦察舰

“克雷洛夫元帅”电子侦察舰

“内德林元帅”(Marshal Nedelin)级大型飞弹试验与航天测控/指挥船(1914型)以前苏联着名的弹道飞弹项目先驱内德林元帅得名,原本计画建造3艘,但最终仅完成了“克雷洛夫元帅”(Marshal Krylov)号和“内德林元帅”号两艘,另一艘“比尔约佐夫”(Marshal Biryuzov)号未能完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克雷洛夫元帅”电子侦察舰
  • 外文名:Marshal Krylov
  • 舰种:指挥侦察船
  • 建造时间:1990年2月
  • 造船厂:圣彼得堡海军上将造船厂
  • 级别:内德林元帅级

简介

该级船计画建3艘,第1艘于1983年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海军上将造船厂建成,第2艘于1990年2月建成,第3艘没有完工。船上装有各种与空间和飞弹有关的电子系统。主要监控飞弹的试验,战时用作指挥舰。只留下了2号船“克雷洛夫元帅”(Marshal Krylov)号。

“克雷洛夫元帅”号

“克雷洛夫元帅”号于1987年7月下水,1990年2月23日正式服役,隶属前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克雷洛夫元帅”号飞弹试验与航天测控/指挥船全长211.2米,宽27.7米,吃水8.3米,标準排水量23800吨,满载排水量25300吨。船上安装两台68E型燃气轮机,双轴双桨推进,最大航速22.7节,16节航速下续航力达22000海里,海上自持力120天,船上可搭载船员共约500名,其中包括160名军官和船员、240名各类设备操作工作人员,另外还可搭载2到4架卡-32“蜗牛”C型舰载直升机。“内德林元帅”号服役后不久即于1997年退役,并于2000年4月初拖往印度船厂拆解。
有资料表明在“内德林元帅”级的设计基础上经重大改进还建造了第4艘同级船“尼古拉耶夫.皮留金院士”(Akademik Nikolay Pilyugin)号,不过同样未能完工,后来被改装成了散货轮(也有讯息称该船实际上被改装成了电子情报侦查船)。

规划用途

“内德林元帅”级大型飞弹试验与航天测控/指挥船的设计之初是用来取代较老旧的“杰斯纳河”(Desna)级和“西伯利亚”(Sibir)级飞弹试验船。与后者相比,“内德林元帅”级不但吨位更大、设计更先进,而且加装了一系列当时最尖端的雷达与通信电子设备,因此具备了执行航天探测跟蹤与空间测量任务的能力。

军舰装备

船上装有各种与空间探测和飞弹发射试验相关的雷达与通信电子系统。其中包括3部MR-212/201 Vaygach-U型导航雷达、1部MR-750“顶板”对空搜寻雷达、1部“飞屏”B直升机控制雷达、1部“末盘”球状空间跟蹤雷达、2部Privod-B型“圆屋”塔康战术导航雷达、1部“四叶”跟蹤雷达、3部“四楔体”跟蹤雷达、1部舰载全球飞弹跟蹤雷达和4个小型跟蹤天线。船上还装备有1部MGK-335系列Platina-S低频舰壳声纳。此外,船上还装备有一定的自卫武器——3座射速为每分钟3000发的30毫米口径AK-630全自动近程防空炮以及3部“歪椴树”火控雷达。
“内德林元帅”级飞弹试验与航天测控/指挥船服役期间主要用于监控前苏联弹道飞弹项目的发射试验和收集试验数据,在战时可以用作指挥舰。该船雷达电子装备较多较先进,可同时对多个目标实施跟蹤,具有较强的跟蹤监控和测量能力。

  

技术特点分析及简述

多用性:由于这种船是在特定情况下执行任务,平时一般利用率不高,故考虑其电子设备多的特点,战时可作指挥舰使用。
採用燃气轮机作主机:俄以前测量船主机多採用蒸汽轮机或柴油机,航速普遍不高(14~18kn),这级船採用了燃气轮机,航速提高到20kn。
跟蹤设备多:在测量设备中,雷达较多,尤其是跟蹤雷达计有5部,可跟蹤多种目标,表明该级船具有较强的跟蹤和测量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