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武隆丽条鳅

2021-05-26 09:32:41 暂无评论 百科

武隆丽条鳅

你见过这样的鱼吗?它通体半透明或呈红色或紫红色,眼睛已经退化———要幺没有眼睛,要幺在眼睛位置处只有一个红色的小点。近日,重庆武隆县就发现了这样的新鱼种:武隆丽条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隆丽条鳅
  • 又名:白泡盲鱼、透明鱼
  • 首次发现:2005年
  • 生存温度:16~18°

简介

武隆丽条鳅胸鳍上方靠近头部处有个白色的囊,因此又叫白泡盲鱼,也有人称其为“透明鱼”或“白泡盲鱼”。

发现历程

武隆丽条鳅是2005年在整修火炉镇梦沖塘外的大坝时无意中发现的,当时没人知道他叫什幺,因其全身半透明,骨骼肚肠清晰可见,当地老百姓根据它的特点,称其为“透明鱼”。1月13日,重庆武隆县水产站在梦沖塘就採集到这种出自地下溶洞水的新鱼种:武隆丽条鳅。后经县水产站将这种“透明鱼”送到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请专家来研究鉴定,认为它是条鳅属,因颜色艳丽,目前只在武隆发现,因此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吴青、何利君、李来刚、郑曙明等老师将其命名为武隆丽条鳅(Heminoemacheilus wulongensis Wu,He et Li)。

形态特徵

这种鱼通体半透明,胸鳍上长有大小不等的气囊。“无眼鱼”——武隆丽条鳅四大怪相:一是没有眼睛(应该是眼睛已经退化),即使有眼睛也很小。二是全身成红色,上岸后颜色逐渐变淡。三是胸鳍又长又大,两胸鳍展开基本跟身体一半长。四是胸鳍上方靠近头部处,有个白色的囊,长时间鼓起,当水中氧气不够,更为明显。

生存环境

由于“白泡盲鱼”终年生活在地下暗河或地下溶洞中,象其他洞穴鱼一样,在那里它们只能靠昆虫、浮游生物、及蝙蝠的粪便等为食。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们完全可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及一些人工饵料。温度达到32℃时它们陆续出现死亡。它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梦沖塘”的地下暗河水温几乎是恆定的,大约在16~18℃之间。

相关新闻

1.最近,由水产系吴青、何利君、李来刚、郑曙明等老师发现并命名的新物种武隆丽条鳅(Heminoemacheilus wulongensis Wu,He et Li)再次受到媒体关注——9月28—30日,中央电视台气象频道《中国地理探奇》栏目组一行,专程到校区水产系实验室、标本室及武隆发现地进行採访、拍摄,拟再现该鱼的发现过程及破解盲鱼无眼之谜,这是继重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重庆晚报、水族世界等多家着名媒体专题报导,国内外近40余家媒体转载报导之后的又一次专题报导。“武隆丽条鳅”发现于我市武隆县火炉镇一个叫梦沖塘的“卡斯特”地下溶洞,是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一新物种,体呈粉红色半透明,眼高度退化成盲鱼,其骨鳔囊的后部为膜质,在缺氧状态下会鼓出两个大白泡,非常奇特。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以 “白泡盲鱼之谜”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该报导被评为“2008年度重庆科技好新闻”一等奖。四川电视台《魅力发现》栏目2009年以“神秘的无目鱼”为题再次进行了专题报导。在再现武隆丽条鳅的发现过程中,水产系何丽君、何文平及生科院的彭作刚等老师还利用这次拍摄採集到的珍贵标本採样进行了相关研究。
2.武隆网讯 4月20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协同西南大学水产学院的专家一起来到武隆拍摄专题,探寻“武隆丽条鳅”的发现、生长、生活秘密。 据县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 《走进科学》栏目组此行的目的是揭密“武隆丽条鳅”鲜为人知的独特溶洞生活习性、通体透明且没有眼睛的奇特身体构造、形似泥鳅却纤细艳丽的美妙外形,连同发现“武隆丽条鳅”的详细过程製作成专题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栏目组将在武隆进行为期三天的採访,主要拍摄了火炉镇豹岩、梦沖塘及梦沖塘生活着“武隆丽条鳅”一个溶洞,并对当时知情的民众进行採访。 据西南大学专家介绍,“武隆丽条鳅”极具科考价值、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若能进行人工驯养繁殖,还将具有极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对于“武隆丽条鳅”进一步研究鉴定、专家採访及节目的后期製作还将经过一段时间。相信届时《走进科学》栏目将为我们揭开“武隆丽条鳅”神秘的面纱。
放鱼过程
解剖过程
捕捞盲鱼的溶洞
取鱼过程
武隆丽条鳅
白泡盲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