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化尸池

2020-08-07 03:28:02 暂无评论 百科
化尸池

化尸池

上海等地发生的H7N9疫情,让林顺东的养鸭业深陷泥沼。每天扔掉一万多只刚孵化的小鸭苗,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周了。林顺东是龙海紫泥镇新洋村一家种鸭厂的老闆,这看似残忍的举动实属无奈。扔掉一只小鸭苗亏两三元,而养大一只成鸭却得亏上二三十元,林顺东说起这个就连连摇头。原来每天从各地奔赴而来的鸭贩,已经多天未曾出现了。鸭苗被塞进塑胶袋 抛入化尸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化尸池
  • 背景:上海等地发生的H7N9疫情
  • 创建人:林顺东
  • 时间:2013年

详细内容

一身黄色绒毛的鸭苗争相仰着脖子叫唤,出生不到24小时的它们,不安地在竹笼里扑腾。工人们一只手抓住好几只,扔进塑胶袋里,几百头小鸭在袋子里拚命叫,工人将袋口一拧,数分钟后,小鸭子全部窒息而死。有几只“漏网之鸭”侥倖从半米高的笼子里跳下来,歪歪扭扭地冲到池塘边。
这些袋子被放在皮卡车后斗上,一路奔向化尸池。
林顺东一路上都很沉默,他紧锁的眉头透露出一丝沮丧。当导报记者问他为什幺这幺做时,他苦笑了一下,说:“没办法,不把鸭苗处理掉,它们也会因为缺饲料而饿死,那样还容易出现鸭瘟,感染到更多的鸭子。”
到了封闭式化尸池,林顺东和工人们一起,攥着十几个袋子往里扔。那些袋子瞬间就消失了,在烧硷的作用下,连骨头都腐蚀乾净,散发出阵阵恶臭…… 养越多亏越多 每天损失数万元
林顺东1989年就开始养鸭了,几十年来生意都还不赖。目前,他在紫泥镇新洋村的种鸭厂成鸭存栏量15000只,鸭苗每五天孵一批,每批3万只。可他没想到,3月底开始,其他城市发生的H7N9疫情,波及他的种鸭厂。
以前,每当鸭苗孵化出来,一两天就被本地和外地的鸭贩订走,而现在,已经连续十几天都没有一个鸭贩来订鸭苗了。现在鸭苗白送人都没人要。
“一只刚孵化的鸭苗每天吃半斤饲料,近7毛钱,扔掉一只半番鸭苗,再加上人工费等成本也就2块多。而每只成鸭出栏时间在六七十天,养大后现在一斤2元钱都没人买,卖一只得亏上25元甚至30元。每批就有两三万只鸭苗孵化出来,我养越多损失越多,一天扔掉1万多只鸭苗损失几万块,总好过养大后亏上几十万。”林顺东自己算了笔账。饲料厂不愿提前供应饲料 合格成鸭市场无人买
在紫泥镇新洋村,由于养鸭大户数量多,林顺东作为龙海养鸭协会会长,向当地政府申请了两个封闭式化尸池,对鸭子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然而,每天数目这幺庞大的鸭苗尸体已经快将化尸池填满了,林顺东也快无计可施了。
而对于成鸭,林顺东也颇感头疼,“以前饲料厂是先给饲料,卖了鸭子再收钱,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饲料厂一定要收现金才肯卖饲料”。饲料厂不愿再提前供应饲料,鸭子没得吃。更让他头疼的是,整个市场现在没人敢吃鸭。自己虽然有个小型冷冻厂,但里面已经装了4000多只成鸭,如果再继续屠宰,也容不下了。想向私人租赁冷冻厂,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屠宰鸭的检疫要求严格,多嘱咐冷冻厂主不要轻易将冷冻厂出租。”林顺东说,成鸭没了去处,只能越剩越多。
“我的鸭子从出壳到开产要打6次流感疫苗,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流感。我每天和鸭子接触,不都好好的嘛。不但福建没有病例,发生疫情的地方也都和鸭子无关,我们实在很无辜。”林顺东反覆强调,鸭子是可以吃的。

相关措施

为了防止鸭苗尸体造成二次污染,昨日,林顺东所在的龙海养鸭协会筹集十几万元,收购鸭苗,再以每只6分钱的低价卖给养蛇场。林顺东的无奈和辛酸背后,是养鸭业整个链条“躺着中枪”。资金鍊断裂,市场冷冻,市民闻“禽”色变,漳州整个养鸭产业链陷入尴尬境地,就连活禽市场摊贩都想“干完这票”就先转战其他,避避风头。养殖户们纷纷抱怨,“再这样下去,不出多日,我们都得跑路跳楼。”
养鸭协会:筹款回收鸭苗贱卖给养蛇厂 林顺东经营鸭厂二十几年,也是龙海市养鸭协会的会长。据他介绍,漳州全市共有种鸭存栏200万只,半番鸭存栏2000万只;而养鸭行业遍布漳州各县市,孵化场100来家,养殖户4000多个,种鸭厂400-500家,饲料厂40-50家。按照林顺东的说法,种鸭的繁殖成功率在50%左右,200万只种鸭,每天就会有100万只鸭苗诞生。为了防止鸭苗尸体造成二次污染,昨日,林顺东所在的龙海养鸭协会筹集十几万元,用于收购养殖户和孵化场手中预备丢弃的鸭苗,按照2角钱一只的价格回收,然后再运至程溪养蛇厂,养蛇厂以6分钱一只的价格收购。“其实扣去运送的路费成本,我们基本上就是每只倒贴2角钱,但是这样一来,各家都不会将鸭苗投入江中,由我们协会统一收回,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污染。”林顺东表示。饲料商:资金鍊断裂愁得打点滴 “我从银行贷款300万元来做饲料生意,现在这个事情一闹,我愁得上医院打点滴了。钱都放出去了,现在是收不回来了。”昨天,一位饲料经销商沮丧地说。饲料商,作为漳州整个养鸭产业的一环,也遭遇了资金断裂,他们不愿再提前供应饲料,导致养鸭厂没有饲料餵鸭子。 据了解,过去饲料商一贯的经营模式是,先赊账提供饲料,等对方卖完鸭子收回款项再结清。但4月份以来这种方式已经悄然改变,现在饲料商只认现金,一手交钱一手给饲料。这样一来,苦了种鸭厂和鸭苗贩以及养殖户。市场上卖不出,没鸭贩找养殖户订货,养殖户一囤货,没钱给鸭苗贩,孵化场每天还是有大量的鸭苗出生,种鸭也无人问津,环环相扣、恶性循环。养殖户:销量一落千丈囤鸭无地处理 对于养殖户而言,已经连续多天没有鸭贩上门无疑是最头疼的事。单一个紫泥镇,养殖户就不下400家,每户都有成千上万的存栏量。原来,广东、江西、福州、厦门等地鸭贩天天登门订货,现在不但没了订货单,连眼前这些养着的鸭子,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没有饲料吃,迟早饿死,得分批量处理掉。除了紫泥镇的养殖户外,漳州九湖和养鸭大县漳浦养殖户也频频叫惨。“市场上没人买,我们这心情再不能更糟了。”漳浦养殖户叶建武说,最麻烦的是想把这鸭冷冻起来,但冷冻厂却不开放。“在漳浦,我们没有化尸池,都是以掩埋的方式处理,挖个坑把鸭子埋进去。但这样做,量少的时候还好处理,量再多的话就难以控制了。”他说,到时候,活鸭没饲料开始吃死鸭,或者养殖户把鸭子放生到江里,迟早会出问题。九湖养殖大户陈顺亮很无奈,“我们的鸭子从来没出现过问题,按规定打疫苗送检,怎幺就没人敢吃呢。这种情况如果政府不出面,我看至少还得持续两个月,要真是这样,我们都得破产,都得跑路,都得跳楼。”部门回应:正着手调研建议控制鸭苗 针对养鸭产业遭受的重创,紫泥镇陈建进书记建议从业者自我调节鸭苗的数量。接下来,将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探讨。同时,他也坦言,目前其他出现病例的地市对活禽类进行人工或机械宰杀,属于较为极端的做法,对漳州暂不适用,。而接下来大量的鸭尸处理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对污水废水排放的影响,需要综合性的平衡。漳州市农业局分管畜牧业的蓝武汉副局长则表示,目前的这种状况是暂时的,主要还是要靠市场的调控。“如果有突髮状况的话,政府会出台相应的政策,由政府牵头组织各部门共同解决。”蓝武汉说,目前正着手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