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区,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是大连市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中山区位于大连市区东部,东、南、北三面临海,西与西岗区接壤。截至2018年,中山区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2.53千米,辖9个街道。截至2016年末,户籍人口360494人。
中山区应纪念孙中山先生精神而得名。中山地域最早见于史载是在东汉。明代,中山区域称“青泥岛”。1945年12月8日,改黑咀子区为中山区至今。1945年11月8日,更名为中山区。
2016年,中山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35787万元,比2015年增长7.6%。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山区
- 外文名称:Zhongsha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辽宁省大连市
- 下辖地区:9个街道
- 政府驻地:桂林街道
- 电话区号:0411
- 邮政区码:116001
- 地理位置:大连市南部,市区东部
- 面积:43.85平方千米(2018年)
- 人口:360494人(2016年户籍人口)
- 气候条件:海洋性暖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海之韵公园,海军广场,燕窝岭风景区,棒棰岛,老虎滩
- 火车站:大连站
- 车牌代码:辽B
- 行政区划代码:210202
- 地区生产总值:6835787万元(2016年)
历史沿革
中山地域最早见于史载是在东汉。《三国志·魏书》中《邴原传·卷十一》记载,东汉时中原着名学者邴原曾避乱辽东,“原欲归故里,止于三山”。即邴原在辽阳(襄平)居住十余年后,在返山东时,在“三山”又居留若干年。“三山”得名于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当年的“三山”泛指三山岛对岸的大陆,其中包括今中山区域在内,这是中山区最早的称谓。
唐朝初年,中山区域称“三山浦”。唐初征高句丽收复东北地区时,唐军曾在三山岛储备粮秣军械,为攻取大黑山卑沙城做準备。至唐贞观年间,中山区域称“青泥浦”。
明代,中山区域称“青泥岛”。明天启年间中山区域又称“三山海口”。清同治九年松山寺古剎重建碑(1870年6月)铭文中有“大清国盛京奉天府金州郡西旅安社青泥洼”字样,可知当时中山区域称“青泥洼”。考其源,因这里临海一带地势低洼,海滩有大片淤泥,船家向陆地看呈青乌色,故名。
中山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俄国强租大连后,把租借地定名“关东州”。“州”是俄国边疆地区的行政区划,与省同级。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在青泥洼一带建商港和城市。城市取名为“达里尼”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沙皇敕令,将达里尼市改为特别市,并设立市政厅、市参议会、港务局、警察署等统治机构。市管辖区域当时分市区、郊区两部分。市内区有欧洲区(今二七广场至友好广场之间)、行政区(胜利桥铁路以北)、中国人区(今北京街一带) ;郊区分老虎滩区和沙河口区。老虎滩区包括寺儿沟、大岭前、转山屯、棒捶岛、傅家庄、老虎滩。市政厅设在行政区之中心部位,即原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俄国侵占大连,组建军政署,实行残酷殖民统治。日本统治当局在沿用俄国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城区规划面积由14.5平方千米扩展到170平方千米。同时不断扩建港口,修筑道路,建设游乐园,开闢海滨浴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日本当局把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日本统治大连期间,统治机构几经更迭。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设大连民政署衙门在日本桥(今胜利桥)北。
民国四年(1915年)9月以后,日本统治当局对大连城市区实行“市制”统治,“城市居民自治”,即设若干町街组成街区,今中山区域大体属于东大连区。城郊及农村实行会制,为州民政署下的第三级政权机构,中山区域农村大体属岭前会、老虎滩会。会下设屯、街,配屯、街长,管理日常事务。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实行军事管制。11月8日,大连市政府成立。12月8日,改黑咀子区为中山区,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精神。
1946年2月7日,大连市区政会议决定大连市内设中山、西岗、沙河口、寺儿沟、岭前5个区,原中央区和南山区併入中山区,并于2月21日成立中山区政府。
中山区

1950年12月,寺儿沟区公所併入中山区公所,同时改称中山区人民政府;在城市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的同时,将寺儿沟的7个坊併入,共有25个坊,即:王家屯、北斗、春海、春和、春德、兴和、桂林、武昌、昆明、武汉、华昌、友好广场、解放、枫林、青泥洼桥、永和、胜利桥、友好、菜市、天津、民生、民主广场、安乐、明泽、北海公园坊。
1955年4月,改称中山区人民委员会。
1969年9月,街道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同时调整部分区划:将八一路和民乐2个街道革委会划归西岗区管辖,将虎滩公社併入桃源公社、桂林公社併入枫林公社后,共辖青泥洼桥、天津、民主、明泽、春和、春海、枫林、昆明、葵英、桃源10个公社,下属71个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3年6月,撤销坊改建为街道居委会。
1954年初,将25个街道居委会,调整为18个街道,即:明泽、兴和、民主、民生、永和、天津、民乐、青泥洼桥、友好广场、解放、枫林、华乐、春德、春海、春和、昆明、华昌、桂林街道办事处。
1959年8月,岭前区併入中山区。
1959年9月,将原有25个街道(含岭前区撤销后併入的7个街道)合併为八一路、虎滩、桃源、葵英、青泥洼桥、天津、解放、民乐、春海、桂林等10个街道。
1960年4月,成立中山区公社,将10个街道调整成立青泥洼桥、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枫林6个分社。
1962年9月,撤销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将6个分社改为青泥洼桥、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枫林、八一路、虎滩、明泽、桂林、春和、民乐、民主、昆明等14个街道。
1978年,撤销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不变。其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区的扩大,增设了虎滩、桂林、转山3个街道。
1991年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枫林、桂林、春和、民主、天津街、明泽、青泥洼桥、昆明、春海、桃源、葵英、虎滩、转山。
1998年12月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春海、春和、桂林、虎滩、葵英、昆明、民主、明泽、青泥洼桥、天津、转山、枫林、桃园),共有社区285个。
1991年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枫林、桂林、春和、民主、天津街、明泽、青泥洼桥、昆明、春海、桃源、葵英、虎滩、转山。
1998年12月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春海、春和、桂林、虎滩、葵英、昆明、民主、明泽、青泥洼桥、天津、转山、枫林、桃园),共有社区285个。
2003年底,春海街道、春和街道合併为海军广场街道,民主街道、明泽街道合併为人民路街道,桂林街道、枫林街道合併为桂林街道,青泥街道、天津街街道合併为青泥街道,虎滩街道、转山街道合併为虎滩街道。葵英街道、昆明街道、桃源街道不变。
2004年1月,调整街道规模和行政区,13个街道办事处合併为8个街道办事处,下设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013年,增设东港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10月,中山区下辖海军广场街道、桂林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洼桥街道、昆明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滩街道、东港街道9个街道。政府驻地位于桂林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山区位于大连市区的东部,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部与西岗区接壤。陆地面积为43.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2.53千米。
中山区
地形地貌
中山区内中部、南部山岗蜿蜒,丘陵起伏,全区西北平坦,东南为低山丘陵。
气候
中山区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年降水量550—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人口
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60494人,计画生育率89.26%,人口出生3611人,出生率为10.1‰,自然增长率为2.54‰。
经济
综合
2016年,中山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35787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88078万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6547709万元,增长7.6%。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2:95.8,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4.0%和96.0%。
2016年,中山区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61036万元,同比增长7.1%,一般预算支出201568万元,同比增长20.2%,税收收入142710万元。其中,营业税收入24708万元;增值税收入42070万元;房产税收入18678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14597万元;个人所得税收入25927万元;土地增值税1072万元;其他税收收入15658万元。
第二产业
2016年,中山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966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291万元,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283万元,比是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9440万元,比上年减少1.26%;产品销售率100.15%,比上年减少1.7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02305万元,比上年减少2.76%;利润总额1357万元,比上年增加14.13%。
中山区

2016年,中山区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58190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契约额868590万元,比上年下降4.0%;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3%。
第三产业
2016年,中山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91067万元,比上年下降52.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15460万元,下降91.4%;房地产开发投资975607万元,下降48.9%。
2016年,中山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58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2016,中山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1145万人次,入境过夜海外游客15.7万人次。(注:此组数据全部来源于大连市旅游局,按约定比例计算出来的)
交通运输
大连捷运2号线途径中山区。
大连捷运2号线全长36.56千米,于2015年5月22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机场站至会议中心站),2017年6月7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东段(东港站至海之韵站),2018年6月28日开通运营辛寨子站,标誌色为深海蓝。西起甘井子区辛寨子站、东至中山区海之韵站,途经甘井子区、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贯穿辽宁师範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安路商圈、人民广场、青泥洼桥商圈、中山广场等客流集散点,大致呈东西走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末,中山区有中、国小36所,其中,公办国小20所、中学11所(完中3所、国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学校4所(国中2所、国小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稚园49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98个。共有在校生24222人(含民办和特殊教育),中、国小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中、国小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以上)。
科技事业
2016年,中山区引进科技企业67家,注册资金38178万元。其中,软体和信息服务企业46家。3家科技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01件,有效发明专利304件。
文化事业
2016年,中山区成功举办共116项系列民众文化活动。整理完成28处文物保护单位档案,申报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61处中山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进行了公示。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14处省级、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保护标誌碑;全年举办了42场次各类展览及艺术讲座(其中,国际级展览1次、国家级展览15次、国家级艺术讲座及活动1次、省市级展览6次、省市级艺术讲座及活动19次),接待参观人数14.5万人次。
截至2016年末,图书馆馆藏量(含电子图书)达321804册,接待各类读者11万余人次,外借图书93420册次。
2016年,文化市场管理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7620人次,执法车辆2480辆次,检查图书音像销售单位680家次、印刷企业340家次、打字複印企业480家次、网咖654家次、电影放映场所86家次、歌舞娱乐场所742家次,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6家次、艺术品经营单位608家次、监控网上书店及各类网站3650家次,依法取缔销售盗版光碟倒骑驴6辆次、非法游商14处,收缴非法政治出版物56本,侵权盗版图书3200册、非法报纸刊物1200份、侵权盗版音像製品(CD、DVD)2800张。责令经营单位整改的39家次,受理举报3件。
体育事业
2016年,中山区开展民众性体育活动50项,民众性普及活动20项,其中活动规模大、民众参与度高的有3项,分别是全民健身日活动、健身马拉松、市民羽毛球大赛。全年举办桌球、网球、羽毛球、足球、气排球、门球、象棋、武术、健身操等比赛项目32项,298个单位、276支运动队、4085人参加比赛;组织活动场次651场。
2016年,中山区参加上级组织业务培训13次,其中国家级3次,省级2项,市级6项。举办科普讲座16次,受惠人群达1000人次。承办各类比赛、活动12项;组队参加上级主办活动、比赛39项,其中国家级8项,市级26项。参赛人数2614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末,中山区内有医院13所。其中,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2所,其他8所;有床位5118张;疗养院2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有集、个体诊所及卫生所、医务室144个;门诊部17个,其中综合门诊10个、中医门诊2个、专科门诊5个;有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计生服务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共有卫生从业人员68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55人、其他人员73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含助理)2437人、注册护士2861人、药剂人员29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60人。
风景名胜
老虎滩海洋公园
中山区旅游景观

老虎滩海洋公园前身为大连虎滩乐园,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连南部海滨的中部,2004年更名为“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老虎滩海洋极地动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屯水量最多、展示极地动物最全的场馆,公园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有着4000余米的曲折海岸线。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为AAAAA级景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海之韵公园
海之韵公园于1999年修建而成,原名“东海公园”,2005年7月6日起市政府已经作出决定将之改为“海之韵公园”,位于大连南部海边风景名胜区滨海路的东北段,北与大连市的中山区相接,西南部便是棒棰岛风景区,公园占地450余公顷,海岸线长达1200余米,是大连市区东部最大的公园。
北大桥
北大桥于1984年5月1日动工,1987年5月1日竣工。是大连市与日本国北九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友谊象徵。北大桥与大北亭纪念了两个城市人民的传统友谊,分别在北九州市公园中建立一个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大北亭”,在大连市建一公路桥“北大桥”。该桥位于大连海滨风景区中的老虎滩景区与燕窝岭景区之间,是一座近海临山横跨山谷的旱桥,雄伟壮观、新颖别致,是大连南部海滨风景区的一景。它是贯穿整个大连海滨风景区东西滨海路的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