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昆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10-24 21:07:29 暂无评论 百科

昆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昆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是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奋力拚搏,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新昆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昆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 时间:2008年
  • 地点:昆明市
  • 类别: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前言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各项目标得到较好完成。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6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1亿元,增长28.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4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增长6.1%和7.1%;城镇登记失业率2.58%;人口自然增长率6.02‰;十件实事全面落实。受猪肉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8%,高于目标2.8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93.9亿元,增长5.6%。粮食总产量达到113.6万吨;烤菸收购总量183.2万担,中上等烟占90.8%;鲜切花产量36.2亿支,增长12.6%;蔬菜产量184.5万吨,增长5.9%;畜牧业产值达57.1亿元,增长9.4%。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25个,扶持龙头企业147户。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41.9亿元,增长14%。新增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12个。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3万多件,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1.9万人,转移9.1万人。解决农村23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路面硬化151.3公里,路基改造534公里。建设沼气池1万多口,节柴改灶2万多眼。实施45个村庄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启动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92万亩集体林地落实权属。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2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8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完善移民工作体制机制,确保5万多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全部兑现。
工业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16.4%。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78.3亿元,增长15.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1.5个百分点。菸草、冶金、机电、医药、化工、电力等行业占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3.5%,增长18.6%。18家企业24个产品获“云南名牌”称号。完成昆明纺织厂等20户企业兼併破产,积极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国家重大能源项目落户昆明。工业集聚发展步伐加快,高新区云南电力装备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得批准。经开区光电子产业基地、昆明信息产业基地等快速推进,云南深圳工业园完成总体规划开始对外招商。新增10个省级技术中心,14个市级技术中心。
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8.5亿元,增长11.1%,占GDP比重达到47.3%。城市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7%和17%。建成294个农家店,调整改造农资经营网点879个。认真落实国家及地方粮油、燃油补贴政策,加强短缺商品供给调剂,物价总体水平趋于平稳。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08.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68.9亿元,增长8%。昆明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城市”之一,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列入首批国家5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开发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9户,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增长43.5%。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01.8亿元,增长29.6%。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6.8亿美元,增长42.1%,占全省的76.1%。其中,进口34.4亿美元,增长45.1%;出口32.4亿美元,增长39%。华侨城项目落户昆明,天堂岛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实施对外投资项目13项,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契约3项。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二)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规划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规划立市”,完成《昆明市城镇体系规划》、《昆明市住宅建设专项规划》、《昆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昆明城市燃气总体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审查公示主城区55个片区详细规划。加强规划执法和规划审批后的管理,设立举报电话,加大违章建筑举报查处力度。
城市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高海公路、广福路、昆永複线、国道东连线线、昆大线黑林铺至眠山段竣工通车,西二环高架、环湖东路城区段、西坝路、海埂路、福海立交桥改造、滇池路交通节点等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第一批4个片区25条支次路交通微循环改造,第二批6个片区30条支次路交通微循环改造大部分路段完工,完成学府路与一二一大街配对单行改造。建成广福路公交专用道和眠山立体公交停车场。推行公交IC卡换乘减付收费方式,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车。公交营运线路增加到176条,车辆达到2859台,出行分担率提高到26%。
“创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拆违拆临65万平方米,建绿透绿4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8%,绿化覆盖率3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5平方米。新建金棱河、蓆子营等公园,完成广福路、昆沙路、昆石公路入城段等道路绿化,建成荷叶山、呼马山等9片生态公园。
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建成五华生活垃圾发电厂,建设垃圾中转站17座,20座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完成119条无灯路段路灯建设。综合整治178个“城中村”。建成15个标準化农贸市场。拆除不规範户外广告1754块、面积11万多平方米。
新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先期进入的5所高校建设全面推进,云南师範大学率先招生入住。一期路网大部分路段路基工程完工。卡特彼勒、财富中心、云白药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昆明新机场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外围部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资源节约成效明显
滇池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快,草海西岸截污管B段、庄房村泵站、官宝路污水乾管A段建设启动,开工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第七污水处理厂建设。分散式再生水设施达到120座,日处理能力3.5万立方米。完成五甲塘片区生态湿地一期建设300亩,在滇池西岸生态带种植苗木2171亩,滇池流域完成营造林12400亩,整治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关停砖瓦厂、採石场113家。完成盘龙江中段整治和宝象河水系防洪整治工程,乌龙河、船房河截污综合治理基本完工。
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96户企业通过验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102项,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发展到180多户。对18家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挂牌督办,并完成整改。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规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完成154宗探矿权和1607宗採矿权清理。建成营造林13.9万亩,完成松华坝水源保护林带5500亩基地建设任务。市区空气品质总体良好,优良级天数达标率100%。掌鸠河工程实现供水,清水海引水一期工程开工。
(四)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人民民众得到更多实惠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级财政科技投入1.2亿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02项,继续开展县(市)区科技示範工程。大力实施智慧财产权创造工程,全年申请专利2033件,获得授权1429件,被列为创建国家智慧财产权示範城市,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优质高中建设力度,优质学校在校生比例占全市总数的63%。中等职业教育总规模突破5.5万人。启动59所农村中国小标準化建设,建成20所。完成农村中国小危房改造1万平方米。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54万人免除学杂费,对1.7万名高中阶段困难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卫生事业扎实推进,设立20家惠民医院,对全市8.3万多城镇低保人员免收、减收诊疗费。新建、改扩建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完成1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建、改扩建722个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4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石林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计画生育奖励优待政策进一步落实,优质服务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改扩建15个乡镇(街道办)文化站、15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打造老街庙会、大型旅游歌舞晚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文化品牌。解决农村2.8万户1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实现300个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力保障第七届全国残运会顺利举办,成功举办市第三届运动会。启动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上取得4金4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开发有效就业岗位12.8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7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至少1人就业。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4万人、69万人、86.7万人、39万人、37.4万人。在五华、呈贡、富民开展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8986人参加保险。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20.6万人。新建廉租房1768套,制定出台《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办法》,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4万平方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4万农村特困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环境文明有序。深入开展“平安昆明”创建活动,建设城市电子报警监控系统,构建社会治安打防控长效机制,荣获“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城市”称号。加强禁毒工作,完善爱滋病监测体系。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加大消防管理、生产安全监管、防灾减灾等安全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助困。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事业取得新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档案、地方志、参事等工作有了新进步。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加强,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範城”称号。
与此同时,我们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开设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为困难民众实施法律援助5621件。积极推进阳光政务,清理和规範310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9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荣获“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全国政务公开示範点”。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和外地来昆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驻昆单位、各兄弟州市和驻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昆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速度较慢,竞争力不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昆明由2004年的28位下滑到2006年的53位,7个县区尚未实现财政自给;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新的工业支柱产业成长缓慢,有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不多;民营经济发展不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城乡规划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规划管理滞后,批后管理薄弱,执法不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配套,地下管网混乱不清,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雨污合流突出;主城交通拥堵,道路密度低、丁字路口多、路网不完善,动静态交通设施负荷过重;滇池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城市周边仍有550个挖砂採石取土点,环卫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仅有2个县建有垃圾填埋场,6个县未建污水处理厂;城郊结合部髒乱差现象突出,“城中村”违规加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安全问题和社会治安存在较大隐患,解决民生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工作繁重;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工作机制和制度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些单位和个人执行力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採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紧扣建设现代新昆明这一中心,围绕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和国际化拓展,加快建设富强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引领、软硬环境建设、县域经济繁荣、园区经济突破、招商引资推进、滇池流域城乡及滇中区域发展一体化六大举措。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将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现代新昆明建设成为以“一湖四环”、“一湖四片”、“一城四区”为载体,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为标誌,三大板块协调发展,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就是要围绕这个总体思路,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现代新昆明建设新局面。
今年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我们要围绕水、电、路、桥、气、通讯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市掀起一个大干基础设施的高潮。重点是全面启动实施“一二三四五六”工程:一是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微循环道路改造、城市公共空间开闢、城乡公交一体化、昆明信息港开港等一年实现工程;二是“一湖三环”闭合、园区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两年突破工程;三是主城区、环湖及29条入湖河道截污收集处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市域环境生态系统建设等三年达标工程;四是主城和环湖轨道交通、“两环五射”高速公路、昆明新机场一期、牛栏江调水等四年基本投运工程;五是“城中村”重建、主城改造、县城建设、小城镇开发等五年提升工程;六是城市捷运、滇中城际轨道、滇池清淤、城市“四创两争”、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滇中区域同城发展等六年基本实现工程。通过“六大工程”的实施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形象提升,重点行业突破,社会领域和谐,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力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6%以上。
(一)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
现代新昆明建设要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要靠一批带动作用大、辐射作用强的大项目来推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突破全局的根本,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关键,强力推进,合力攻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素质和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结构最佳化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工业结构最佳化升级。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关于贯彻高新区、经开区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推进园区实体化。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两年突破工程,引导新建项目和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业项目。扩展提升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加强六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全省扶持40个工业强县的机遇,扶持培育一批特色经济突出的工业强县。
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开发,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大发展实现大跨越。以中央、省属大企业落地项目为主,争取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加快昆明出口加工区、昆明工具机产业基地、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云南深圳工业园项目实施进度,推进信息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云南电力装备产业基地、云内动力工业园等大项目开发建设。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要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装备製造、生物产业、光电子信息,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菸草、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力度,建设自主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扶持30家企业技术中心和20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方针,按照“民投民有、民办民营、民富民强、民乐民享”的要求,放宽市场準入,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金融物流、现代农业、国企改革等领域。非公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公平待遇政策,凡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平等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在资源配置上对非公企业给予倾斜。加大投入力度,市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设立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信用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注册资本5亿元的股份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最佳化工业发展环境。把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用好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工业领域。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支持中央、省属驻昆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投资352亿元的27个大项目要全部开工。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让所有企业在昆明安心发展、舒心发展、加快发展,使昆明成为投资创业的乐土,加快发展的乐园,多出硕果、快出硕果的沃土。
(二)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昆明有面临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良好的资源稟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极为广阔。要围绕建设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南亚,连线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重要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