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09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10-04 19:42:37 暂无评论 百科

2009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是周口市人民政府200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9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地点:周口市
  • 时间:2009年
  • 类型:工作报告
  • 正文: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周口奋力追赶跨越的一年。面对複杂多变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巨观调控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保民生,较好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84.1亿元,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2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20.9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5亿元,增长29.7%,其中税收收入17.9亿元,增长35%;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41.5%,其中税收收入4.7亿元,增长53.8%,4项财政收入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9.3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6元,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3605元,实际增长7.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 673.1亿元和395.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105.3亿元和35亿元。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显着增强。将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第一启动力,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建设、扶持房地产发展、扩大信贷投放等4个档案,採取扩大招商引资、赢得银行支持、争取国家资金、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美国玮伦、山西晋煤、江苏雨润和东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我市。组织企业参加银企洽谈活动4次,向各级金融机构推荐项目210个,为企业融资近60亿元。争取到位各类资金项目839个,项目资金9.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1亿元,增长32.7%。“双十五”工程、100个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画,2×30万千瓦机组项目、漯阜铁路电气化複线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奠基;採用BT 方式开工建设“两桥一路三馆”工程,办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
——认真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5项惠农补贴全部兑现,共补贴资金11.9亿元。粮食总产量141.2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13.1%,连续五年丰产增收,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继沈丘县之后,商水县、淮阳县、项城市实现夏粮亩产超千斤,淮阳县、鹿邑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实施品牌战略,扶沟蔬菜被评为全国果蔬十大知名品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83家。“畜牧业发展推进年”活动成效明显,畜产品总量较上年增长23%。太康县、沈丘县分别被命名为全国肉品生产百强县、全国奶业发展百强县,商水县、西华县、淮阳县、太康县、沈丘县被评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我市被定为国家现代林业示範市,扶沟县、西华县、鹿邑县通过林业生态示範县验收。多方筹措资金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3.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1万亩、旱涝保收田21.1万亩。西华县、鹿邑县被省政府授予“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7公里。解决2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项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级饮水安全改革试点市,并荣获“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範市”称号。完成109个试点村501个垃圾池建设任务。新增沼气用户10.6万户。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271万人次,劳务收入168亿元。
——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立足周口实际,加强服务扶持,工业经济在化解诸多不利因素中实现历史性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7亿元,增长21.5%,增幅居全省第四位,较上年前移11个位次;实现利润98.3亿元,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59家,总数达到752家,志元、益海、辅仁、莲花、财鑫5家企业跻身全省工业企业百强,祥龙四五酒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完成工业投资185.5亿元,增长47.5%,增幅居全省第三位。投资12.8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入驻企业229家。产业集群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达到6个,沈丘县、鹿邑县荣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称号。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金丹乳酸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6家。工业企业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新增河南省优质产品13个。
——不断拓宽服务业领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新建改建天下诚、新天地等大型商贸流通设施和网点12处。万果园、一峰等超市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前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定目标任务,新建农家店1005家、配送中心18家。文化产业长足发展,郸城县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淮阳县被确定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成功举办首届国际老子文化节,太昊陵—老子故里景区成为全省十大精品园区之一,我市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淮阳县、鹿邑县通过中国旅游强县验收。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接待国内外游客766.8万人次,增长32.6%;旅游综合性收入35亿元,增长30.6%。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3.5亿元,新开工面积89万平方米,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更富活力。全市151家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商贸、物资流通改革取得新进展。财税金融改革成效明显。强化综合治税各项举措,有效堵塞了漏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17.5%,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48.3%下降到5.4%。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总量占GDP的比重达到59%。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活动,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项。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水利、科技、教育、土地、交通、建设等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对外开放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多次参加国家、省组织的经贸洽谈活动,签订投资项目90个,契约资金90.2亿元。新登记进出口企业192家。2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向境外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90人。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4.1亿美元,增长68.4%,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43.4%,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加快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完成周商一体化战略规划、周口市住房建设规划等部分规划,充实完善了东新区、旧城区、开发区规划。中心城市旧城区改造、开发区建设和东新区开发同步进行。旧城区完成八一路北段、六一路南段、新建路改造任务,维修七一路、中州路、汉阳路等主次干道沥青路面2.2万平方米,亮化改造交通路、界牌街、育新街中段等10多条主次干道。新铺设天然气管道5万多米,发展用户1万户。开发区市综合办公楼、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办公楼建成启用,市人大、市政协和部分市直单位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东新区市委党校新校区、第一实验国小建成投用,广电中心、报业大厦、安居小区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0.68平方米,成功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淮阳县、鹿邑县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周商、周淮一体化进程加快。县(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亿元,新增城镇道路185.5公里、供水管道93.5公里、排水管道114公里、公共绿地123公顷,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城镇化率达到27.6%,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项城市李寨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生产总值达到897.9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1.2%。鹿邑县、沈丘县进入全省“十快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