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检测和基础实验》是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宫琴。
基本介绍
- 书名:生物医学工程检测和基础实验
- 作者:宫琴
- ISBN:9787302242536
- 定价:49元
- 出版时间:2013-11-26
- 装帧:平装
- 印次:1-1
图书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生物医学工程检测方法为主导,介绍与各生理系统相关的临床常用生物医学检测方法及仪器。将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方法相结合,对每种检测仪器,介绍其基本原理、硬体组成框图、检测算法、研究进展及临床套用。第二部分以基础实验为主导,包括神经肌肉、心脏和血液循环、呼吸、感觉、中枢神经等几大系统的基础生理学实验,同时还包括一些与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的生理实验及检测方法。
本书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供生理学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医疗器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医院中的医技人员、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及基础实验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也可供生理学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医疗器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医院中的医技人员、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及基础实验的科研人员参考。
前言
生物医学工程检测是以人体及其他生物体为对象,对各种生命现象的生理特徵、状态、性质和成分进行检测的原理性和技术性的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随着电子、信息、计算机、材料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它们的套用不断渗入到生命科学领域中,同时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的发展也加强了生命科学的基础,于是逐渐形成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这门技术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是一个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过程,揭示人体的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提出防病、治病问题的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的对象是生命体,尤其是人体。生命体是包含着反映生命活动丰富信息的极其複杂的系统。生命信息存在于无数结构各异和进行各种不同活动的组织器官中,如脑、心脏、肺、肝、肾、胰、血管、胃、膀胱和各种感觉器官中; 存在于各种器官组成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系统等许多特殊功能的生命系统之中。人体正是依靠器官和系统等各层次上的生命活动和功能及其有机配合,才能实现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生物医学工程检测就是对生命体各个系统的性质、状态和功能等信息进行检测与量化的科学。深入了解各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是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準确检测出来的关键。
本书的编写初衷是给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的教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是一门对生物医学工程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培训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医学检测设备的设计思想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计算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进行综合科研活动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教材参考了国内外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综合训练项目和实践环节,包括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篇和基础实验篇两大部分。以生理学基础实验和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设备的原理性知识为基础,以生物电子、医学仪器与感测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为研究手段和方法,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培训。其目的是通过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一方面掌握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的实验技能,学习掌握基础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及所揭示的生命现象; 另一方面通过对检测设备的原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常用的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基本组成、参数设计、研究进展和临床套用等。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过程,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检测方法和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本书从生理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几大系统主要器官的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仪的设计原理进行了介绍; 同时,也从生理系统的角度出发,编排了用现代检测仪器和方法进行的生理学实验内容。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的科学特徵。
宫琴负责本教程的全部编写工作。感谢梁作清老师协助拍摄了大量照片并配合获取了很多原始实验数据。同时感谢在本书编辑整理过程中,给予大力协助的腾轶超老师以及我实验室的几届同学,他们为本书做了许多文字编辑和整理工作,他们是: 陈曦、陈志鹏、胡艳茹、金慧君、李爽、朱仁骏、孙文生、毛硕、董志华、刘京雷、杜悦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985工程”二期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谢。本教材涉及研究内容较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不当之处,期盼各位老师、同学和读者指正。我们深信,经过多次修订之后,本书将逐渐完善,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宫琴
2013年5月
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的对象是生命体,尤其是人体。生命体是包含着反映生命活动丰富信息的极其複杂的系统。生命信息存在于无数结构各异和进行各种不同活动的组织器官中,如脑、心脏、肺、肝、肾、胰、血管、胃、膀胱和各种感觉器官中; 存在于各种器官组成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感觉系统等许多特殊功能的生命系统之中。人体正是依靠器官和系统等各层次上的生命活动和功能及其有机配合,才能实现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生物医学工程检测就是对生命体各个系统的性质、状态和功能等信息进行检测与量化的科学。深入了解各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是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準确检测出来的关键。
本书的编写初衷是给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的教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训练是一门对生物医学工程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培训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医学检测设备的设计思想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计算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进行综合科研活动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教材参考了国内外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综合训练项目和实践环节,包括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篇和基础实验篇两大部分。以生理学基础实验和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设备的原理性知识为基础,以生物电子、医学仪器与感测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为研究手段和方法,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培训。其目的是通过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综合训练,使学生一方面掌握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检测的实验技能,学习掌握基础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及所揭示的生命现象; 另一方面通过对检测设备的原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常用的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基本组成、参数设计、研究进展和临床套用等。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过程,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检测方法和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本书从生理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几大系统主要器官的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仪的设计原理进行了介绍; 同时,也从生理系统的角度出发,编排了用现代检测仪器和方法进行的生理学实验内容。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的科学特徵。
宫琴负责本教程的全部编写工作。感谢梁作清老师协助拍摄了大量照片并配合获取了很多原始实验数据。同时感谢在本书编辑整理过程中,给予大力协助的腾轶超老师以及我实验室的几届同学,他们为本书做了许多文字编辑和整理工作,他们是: 陈曦、陈志鹏、胡艳茹、金慧君、李爽、朱仁骏、孙文生、毛硕、董志华、刘京雷、杜悦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985工程”二期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谢。本教材涉及研究内容较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不当之处,期盼各位老师、同学和读者指正。我们深信,经过多次修订之后,本书将逐渐完善,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宫琴
2013年5月
目录
检测篇——生物医学工程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1章绪论
1.1内容概述及课程要求
1.2生物医学工程检测系统的组成
1.2.1刺激系统
1.2.2探测系统
1.2.3信号调理系统
1.3生物医学工程检测中噪声、干扰的产生及控制方法
1.4生物医学工程检测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第2章心血管循环系统检测
2.1心电检测
2.2心电向量检测
2.3心音检测
2.4血压检测
2.4.1有创血压检测
2.4.2无创血压检测
2.5电磁及阻抗式血流量检测
2.5.1电磁式血流量检测
2.5.2阻抗式血流量检测
2.6血细胞分析仪
第3章呼吸系统检测
3.1呼吸频率检测
3.1.1热敏电阻式呼吸率检测
3.1.2阻抗式呼吸率检测
3.1.3电容式呼吸率检测
3.1.4压电式呼吸率测量
3.2综合肺功能检测
第4章消化系统
4.1胃电检测
4.2内窥镜检测
第5章神经肌肉系统检测
5.1肌电检测
5.2体感诱发电位
第6章感觉器官
6.1耳声发射检测
6.2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6.3眼电生理检测
6.3.1视觉眼电检测
6.3.2视网膜电位检测
6.3.3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第7章中枢神经系统
7.1脑电检测
7.2脑磁检测
第8章人体组织成分分析
8.1基于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组织成分分析
8.2双光人体成分分析仪
8.3人体组织成分分析的检测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第9章医学影像技术
9.1医学超声诊断及治疗技术
9.2X射线技术
9.3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9.4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9.5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9.5.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9.5.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PET)
实验篇——基础实验
第10章神经与肌肉
10.1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製作
10.2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係
10.3骨骼肌的单收缩和收缩总和
10.4神经乾、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时相关係
10.5神经乾複合动作电位的测定
10.6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10.7坐骨神经乾不应期的测定
10.8人体肌电测试及信号分析
第11章血液及循环
11.1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11.2蛙类微循环的观察
11.3在体蛙类心搏起点及传导阻滞
11.4蛙类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11.5蛙类心脏容积导体的导电性
11.6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11.7人体心电的测量
11.8人体心音的测量
11.9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11.10人体指脉的测量
第12章呼吸系统
12.1家兔膈肌放电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12.2人体呼吸周期的测定
12.3人体肺功能测定
第13章感觉器官
13.1豚鼠耳蜗电位的测定
13.2声音的传导途径
13.3人体耳声发射的测试
13.4人体盲点的测定
13.5人体眼动电图的测试
13.6人体运动时眼球震颤的观察和测定
第14章中枢神经系统
14.1反射时的测定及反射弧的分析
14.2家兔大脑皮层事件诱发电位的记录
14.3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定
14.4人体脑电的测量及信号分析
第15章综合实验
15.1有氧运动生理
15.2刺激反应时间的测定
附录ARM6240B生理信号採集处理系统使用简介
附录BBiopac生理实验记录系统使用简介
附录C常用手术器械及其用途
附录D常用实验动物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