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结构亦称劳动力资源构成。劳动年龄内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总数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和不足或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领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数量构成。具体地说,劳动力资源由下列几项构成:(1)在业人口;(2)16岁以上的在校学生;(3)失业人员;(4)家务劳动者;(5)不足劳动年龄但常年参加劳动的少年;(6)超过劳动年龄但常年参加劳动的老年人口。上述各项人口及其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所占比重,即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结构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1)现有劳动力资源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高,因而16岁以上在校学生所占比重就会加大,不足劳动年龄但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少年人口所占比重就会减少。(2)男女社会分工状况影响劳动力资源结构。由于生理原因、社会和传统原因,妇女从事家务劳动较多,这些直接影响了家务劳动者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的比重。(3)就业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因素。实行充分就业政策,失业人口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占的比例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