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镇,原名岸上乡,位于修武县城北25千米处,属深山区,与山西交界。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5°7′39″-35°28′32″,东经113°8′17″-113°32′3″之间,西临修武县西村乡,东接辉县市,南和修武县方庄镇交界,北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全乡总面积103平方公里。2006年,辖10个村委会:岸上村、古洞窑村、西沟村、纸坊沟村、横河村、片马村、一斗水村、兵盘村、龙门村、东岭后村。
2014年1月18日,修武县举行岸上乡更名为云台山镇挂牌仪式,标誌着云台山镇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云台山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修武县
- 下辖地区:岸上村、古洞窑村、西沟村、纸坊沟村、等10个村委会
- 地理位置:北纬35°7′39″-35°28′32″,东经113°8′17″-113°32′3″之间
- 面积:103平方公里
- 人口:3445人(2017年)
- 原名:岸上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修武县岸上乡海拔高度200-1330米,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受断层构造和长期剥蚀影响,山势陡峻,峰峦起伏,悬崖峭壁,奇峰林立,整个地貌千姿百态,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
地质环境
土壤植被修武县岸上乡土壤类型以棕壤和褐土两大类为主,海拔800米以上多为棕壤,海拔800米以下多为褐土,土壤母质为石灰岩,土壤含有机质1.52%、氮0.08%、磷0.05%、速效钾167ppm,土壤PH值7左右。植被主要有野皂角、荆条、白草、黄被草等。散生零星的乔木主要有侧柏、黄楝等,次生林以栎类和杂木为主。此外还有人工营造的防护林和以山楂、香椿、核桃、柿子等为主的经济林,四旁树以杨类为主,有少量泡桐。
气候
修武县岸上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冷少雪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72小时, 无霜期240天,年降水量500-700mm,且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资源
森林资源现状
岸上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小乡、林业大乡,境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公益林建设基地,全乡林业用地总面积10.51万亩,其中有林地1.5万余亩,疏林地0.75万亩,灌木林地4.42万亩,宜林荒山荒地3.03万亩,宜林耕地0.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6%。林业发展现状岸上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多年来,以太行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狠抓荒山造林和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工作。全乡共发展退耕还林1880亩,退耕配套荒山5622亩,太行山绿化工程10000余亩,建立以核桃、柿子、香椿等林果为主的名优经济林观光园区600余亩,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自然景观。
行政区划
岸上乡地处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山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就位于该乡境内,全乡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541亩耕地,745户、3445人(2017年)。
片马村 | 片马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33户、110口人,耕地面积177.76亩。现有中共党员12人、两委干部4人。 |
兵盘村 | 岸上乡兵盘村位于乡政府西南5公里处,总面积12余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村,12户、43口人,耕地面积49亩。现有中共党员4人,两委干部3人。该村民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养殖业和种植业。 |
东岭后村 | 东岭后村位于岸上乡西北部,距乡政府47公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全村18户、79口人,耕地面积165.57亩,2002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贫困村。村里现有党员4人,两委干部3人,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
龙门村 | 岸上乡龙门村位于修武县太行深山区,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6户、40口人,81亩耕地。现有中共党员3人、两委干部3人。 |
纸坊沟村 | 岸上乡纸坊沟村位于修武县北部、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境内,距岸上乡政府10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0.47亩,27户、116口人,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6人。 村两委依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餐饮、小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业,年人均收入达3500余元。 |
一斗水村 | 岸上乡一斗水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总面积9.7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村,55户、211口人,耕地面积254.64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60元,属省级贫困村。为了彻底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村两委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不断最佳化产业结构,全面加快了山区民众脱贫致富步伐。 |
西沟村 | 西沟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山区,距岸上乡政府所在地西南3公里处,总面积11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108户、340口人,耕地面积441.44亩,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23人。该村紧紧抓住扶贫、交通等部门的优惠政策,极大改善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横河村 | 岸上乡横河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有3个自然村,11户、40口人,两委干部4人,中共党员4名,耕地面积78亩。村里开通了电话、安上了有线电视、安装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拓宽了致富渠道,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全面加快了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
古洞窑村 | 岸上乡古洞窑村位于云台山风景区入口处,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250户、1050口人,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51名,556亩耕地。 |
岸上村 | 岸上乡岸上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山区,地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境内,全村5个村民小组,215户、840口人,两委干部9人,中共党员41名,耕地面积655亩。 |
经济
岸上乡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就在岸上乡境内,全乡辖10个行政区,48个自然村,2839口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2541亩耕地,林地面积104186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乡、林业大乡。该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以杏、桃、李、石榴、柿子、核桃为主的山区经济林1500余亩,退耕还林500亩,实施林草、林药间作,种植牧草100亩,板蓝根、二花、血参等药材100余亩,同时还试种山药、鸡头参等土特产品。
岸上乡

岸上乡古洞窑村位于修武县北部山区、云台山景区的入口处,全村辖4个自然村,250户、1050口人,577亩耕地。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该村成立了特种野猪养殖合作社,採取公司+农户的形式,集中饲养特种野猪,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项目採取乡、村两级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及民众入股相结合的股份制方式运行,筹资24.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6万、民众股金2万元、村集体6.5万元)。专门制定了野养殖长远发展规划,新建养殖猪舍、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结合实际情况,去年从武汉引进特种野猪30头(其中小猪21头、种猪9头),发展100户民众入股,聘请2名专职饲养员进行集中饲养,统一组织防疫,确保养殖成活率。经过精心餵养,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已发展到野猪70头。特种野猪肉质鲜嫩、野味浓郁,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属绿色保健食品,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下步,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走养殖与深加工并举的产业化道路,大力开发肉类及相关产品,打造特色、叫响品牌,带动民众共同致富。
岸上乡充分发挥满山野生连翘资源,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了纯天然的绿色药食两用产品--连翘茶.本产品外形绿、圆、细、直;汤淡绿;质纯,有很强地观赏性;味香醇、回味持久。具有清心明目、健脑提神、生津止渴、消炎避暑之功效,含有10多种健康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居家保健、馈赠宾朋的最佳礼品。为了推广科研成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引进了一整套制茶设备,完善了领导和技术骨干协同管理体系,可日产乾茶70-80斤。
岸上乡

岸上乡逐步健全製作、精选、包装、储存、保鲜一整套科学管理机制,制出了连翘绿茶、连翘花茶、连翘蜜茶等三个系列十多个品种,丰富了旅游产品市场,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收入。连翘系列茶是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展了茶文化的丰厚内涵而开发出的新品种,是保健的新起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化产品,它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市场竞卖力强。
乡镇企业
云台山茱萸峰茶叶合作社 | 岸上乡充分发挥满山野生连翘资源,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了纯天然的绿色药食两用产品--连翘茶。本产品外形绿、圆、细、直;汤淡绿;质纯,有很强地观赏性;味香醇、回味持久。具有清心明目、健脑提神、生津止渴、消炎避暑之功效,含有10多种健康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居家保健、馈赠宾朋的最佳礼品。为了推广科研成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今年又引进了一整套制茶设备,完善了领导和技术骨干协同管理体系,可日产乾茶70-80斤。并逐步健全製作、精选、包装、储存、保鲜一整套科学管理机制,制出了连翘绿茶、连翘花茶、连翘蜜茶等三个系列十多个品种,丰富了旅游产品市场,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收入。连翘系列茶是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展了茶文化的丰厚内涵而开发出的新品种,是保健的新起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化产品,它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市场竞卖力强。 |
红石峡土特产合作社 | 红石峡土特产合作社于2006年6月2日成立,经修武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金30万元。入社社员52户,社员入股资金总数6万余元,每股金额120元。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是:各类食用菌菌种、生产原料和生产资金供应、技术谘询和服务、产品种植、回收与销售。合作社成立以来,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76个行政村1500余个农户。合作社办公地点:修武县岸上乡岸上村。该社成立以来按照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生产资料、原料的採购与供应、统一收购、销售产品。建社以来,做了如下几项工作:统一制定了技术规程,列印成册发给每个社员;统一购进了生产原料原子壳每吨便宜40元送到社员家中;统一购进了生产资料(塑胶袋)每公斤便宜0.5元销售给社员;统一收购了产品每斤增收0.2元。社员们不同程度增收了200-500元,降低成本300-400元。合作社成立后,经过发起人推荐,社员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社会代表,并通过社员代表大会研究,成立了技术服务部、生产部、供销部和财务部。 |
卫生教育
为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户民众,岸上乡筹资3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全乡已实现了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远程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中小学生费用全免,完善教育设施,让广大师生搬进了崭新的教学办公楼;95%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可以就近到标準化乡村卫生院和5个村级医疗卫生所看病,解决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实施古洞窑、龙门、片马、西沟、兵盘、横河六个村80户、269口人的搬迁并村工作,让这些民众彻底走出了深山,过上了新生活。岸上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被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焦作市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示範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七月份,又接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验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岸上乡

旅游
岸上乡境内拥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该乡依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建立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 服务区。全乡已建起家庭宾馆270余家、经营饭店35户、小商品零售摊点135家、土特产品经销让和便民服务超市21家,可同时容纳9000余人住宿、就餐,乡旅游服务业年收入可达1500余万元。旅游服务业使全乡上下尤其是岸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岸上乡

岸上乡依託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配套产业,完善了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服务区功能。后山各村依託土特产品纯天然、无污染优势,建立以优质核桃等林果为主的农业示範园区600亩、退耕还林1880亩,扩大土鸡、野猪等特色养殖,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新建了茱萸峰茶业、特种野猪养殖、红石峡土特产开发三个农村特产合作社,开发出了连翘茶、猴头菇、杂粮等十种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叫响品牌。
岸上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