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益海,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民警,1995年11月30日,孙益海在收缴非法枪枝时被火药枪炸烂了左腿主动脉,几次抢救,最后被截掉左腿才保住性命。作为一名因公致残、病痛不断的警察,他可以选择在家休养。但他觉得“人活着要有意义”,坚持在基层派出所做一名内勤民警。16年来,他拖着假肢走村入户,累计走了1800多公里,为1.2万村民上门办理身份证,化解280多起矛盾纠纷,被村民称为贴心的“孙干事”。2013年获得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路人物评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益海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69年10月
- 职业:民警
- 性别:男
“我缺了腿,但还有手和脑子”
1995年11月30日,对孙益海一家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日子。当天,孙益海接上级指派,对一起非法持有枪枝案进行查处。然而,让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当他来到嫌疑人暂住的水泥小船,打算将枪枝进行收缴时,其中一桿枪因与水泥船壁摩擦产热,居然走火了。瞬间,几十枚钢珠子弹“刷刷”穿透了他的身体,孙益海顿时倒地失去了知觉。

抢救时,孙益海因左腿主动脉被炸烂,几次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为保住他的性命,医生不得不对他进行了左腿高位截肢。
“截肢时他才27岁,我们刚结婚不久。”提起往事,孙益海的妻子武红梅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腿被截肢,一直以为腿麻,后来是我悄悄地把截肢的讯息告诉他的,我一直陪他,一直到出院。”
每一个妻子都渴望丈夫的呵护,但孙益海给武红梅更多的是家庭的重担。“伤刚好的时候,他经常跌倒,有一次我们走在村头,一不小心,他摔在了水田里,浑身泥巴。”在武红梅的记忆中,丈夫从来没有自暴自弃,还经常安慰她:“我缺了腿,但还有手和脑子。”有一次,武红梅护理丈夫时突发眩晕,倒在床上呕吐,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孙益海以惊人的毅力支撑起来,拨打了120急救车,把妻子送到了医院。
18年来,孙益海、武红梅都在坚守他们结婚时的誓言,“无论什幺情况都要坚守在一起,相濡以沫。”正是因为武红梅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坚韧无比的身体挑起家庭重担,才让孙益海更加坚强生活的自信,更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据了解,武红梅连续几年被评为“十佳优秀警嫂”,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全省“五好家庭”。
“拿国家工资,怎能不工作”
“那是一场噩梦,是爱人的支持让我重新站起来。”孙益海告诉记者,妻子武红梅是一位国小音乐老师。事故发生后,妻子日夜陪在他身边,用爱让他重新找回自信。1997年底,孙益海主动向领导提出“重返岗位”,儘管按规定他可以一直在家休养。“拿国家工资,怎能不工作?况且,我的双手健全,脑子还好!”孙益海这样解释。

孙益海一瘸一拐地上岗了。办户口、办二代证、档案管理、统计报表……为了锻鍊自己,他逐渐承揽下了几乎所有的“小事”。“我把小事做好了,就可以让其他民警腾出精力做更重要的事。”
2007年6月,正值集中换髮二代身份证突击行动期间,看到大家都比较忙,孙益海主动请缨。他白天开着三轮车和协管员进村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村民拍照,晚上加班上传信息,一个月突击办理二代身份证近万份。
有村民关心他,“孙干事,你腿脚不便咋还到处跑?”他却说:“我追小偷不行,但做点小事还是可以的,这也叫‘废物利用’!”一番自嘲逗得大伙哈哈笑。
“我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
面对记者採访,这个44岁的普通民警时常显得很羞涩,“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小事,不值得一提。”这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让很多村民记忆犹新。
“孙干事做事认真,人好,心更好。”朱振芳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夫妻和大孙女都是残疾,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小孙子没有準生证,一直办不了户口。孙益海得知这一情况后,四处联繫补办相关材料,不仅给小孙子上了户口,还落实了相关生活补助。隔三差五,他还拄着拐杖走上七八里地,拎点大米、菜油去看望,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内勤岗位事情杂、头绪多,孙益海总是一丝不苟。他曾为“八角钱”的出入将厚厚的发票核对了10多遍,还把妻子叫过来帮忙,直到找出问题。周末,他曾放弃休息,花两个小时查找原始档案,只为让办事村民节省来回的路费。
“他做的都是小事,但总给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盐都区副区长、公安局长段学标说,在孙益海的影响下,周围干警很少迟到早退,大家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为民众服务。
不熟悉的人只看到孙益海行走不便,却不知他背后的病痛折磨。至今,他的体内还残存36颗钢珠和碎片,时常疼痛发作。由于多次手术,尿道粘连导致小便困难,每20天还要去一趟卫生院疏通尿道,其中痛苦外人难以想像。
“他每次疏通尿道回来后内衣上都有血,却从来不吭声,第二天正常上班。”妻子武红梅抹着眼泪说。
你还会在一线乾多久?面对记者的提问,孙益海认真地回答,只要还能站着,就会一直干下去,因为“人活着不容易,活着就要有意义。”
“我要让民众带着希望来,再带着满意回去”
孙益海因公致残后,组织上将他调到市区派出所或局机关科室,都被他婉言谢绝了。1997年底,孙益海戴着假肢,毅然顽强地重返警察岗位,做起了正常人都感到非常吃力的派出所内勤工作。

“我乾一点,同事们就可以腾出来时间来更好地为民众服务。”2007年6月,盐都区组织二代身份证集中办理。孙益海主动请缨负责这项工作,他白天开着三轮车,和协管员带着照相器材,深入各村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民众拍照,晚上加班上传信息。通过一个月的突击,共为12000多人办理身份证。西湖村村委会主任胡安顶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多次上门帮助办理二代证,还给我们村里开讲座,我们这里的治安情况非常好,多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了。”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敬业奉献。无论民众是因为什幺事情而来,我要让民众能带着希望来,再带着满意回去。”孙益海是这样说的,也是一直尽力做的。郭猛镇有许多来自重庆的“三峡移民”,多年来他们一直想着还能够回老家去,就把户口迁移证揣在手中,结果给各自增加了许多烦恼。孙益海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村里进行了调查,并与迁出地警方取得联繫补齐相关证明,帮助三户十六口人办理了落户手续并办好户口本、身份证。老汉彭美健告诉记者,当初要不是孙警官帮忙落好户口,到现在他们可能还是“黑户口”呢,真要感谢他。
每到年底,看到大家忙不过来,孙益海主动跑过来要求加班。去年腊月二十八晚,辖区李庄李某带着儿媳和护西村周某,吵闹着来到接警大厅。这是一个重组家庭的矛盾,李庄已被划到葛武所管辖,但看到双方情绪相当激动,孙益海主动做起了调解工作,直到他们拉着手一起回家。后来,民众都知道孙干事“腿不好心好”,善当“和事佬”,经他调处的纠纷当事人都服气。
近年来,孙益海帮助民众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件,协助值班民警调解民事纠纷50多起,深受当地干部民众的好评。
“人活着不容易,活着就要有意义”
孙益海现为郭猛镇残疾人协会副主席。虽然是虚职,但他仍不忘记与残疾人多交朋友,主动为他们放好样子,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不息的信心。
通过走访,孙益海了解到有一个叫王玉林的年轻人,16岁时因病左腿截肢,找不到工作,家庭很困难。之后,孙益海主动找到他,并借钱给他开了一个修鞋的摊子。平时得闲的时候,他就会到王玉林的修鞋摊坐一坐,和他聊一聊生活上的困难,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王玉林振作。每次去的时候,他都会从家里带些吃的用的给王玉林。
问到一般都带些什幺,孙益海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都是些旧衣服旧鞋,有时候会带拖鞋给他,因为我们俩一样,在家都只需要一只鞋子,他一只我一只,我们都要坚强。”
孙益海曾经当过兵,当他得知有一位名叫朱凤群的残疾战友,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了解到此情况后,他主动与战友联繫,先后募捐到2万元,每年从中拿出一部分来帮扶该战友。
“信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名民警能在同一个派出所干了20多年,这在警察队伍中是不多的,说明孙益海同志与这里的同事能同甘共苦、一心为民,更与这里的干部民众心手相牵,同苦同乐,已结成了更深的警民情谊。”盐都区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张明很感慨地对记者说。
每次,有民众找他,孙益海都会克服困难立即站起来迎上去,主动询问有什幺事需要帮忙的,不管事情多幺琐碎或是棘手,他都力求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覆。
重回岗位16年来,孙益海已经带出了4个徒弟。女民警王晶晶在接受採访时用精简的3个词总结孙益海——耐心、信心、责任心。她说:“孙干事是个乐天派,在身体状况这幺差的情况下,还能将工作做得这幺好。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而他的信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孙益海的精神在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郭猛派出所所长陈增年告诉记者,在孙益海的影响下,大家都早早来到办公室干活,该所绩效连年在区里考核排名第一。现在,不仅郭猛所是一级派出所,所里老民警王奎所在的警务室也被评为一级警务室。郭猛镇的刑事发案也连年下降,今年上半年,仅发生20多起盗窃等侵财性案件。
採访中,记者得到一个极度震撼的情况,那就是孙益海的盆腔中还残留着36粒钢珠弹,无法取出。由于受到后遗症的影响,每20天孙益海就要到医院进行尿道疏通手术,承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
在记者的眼中,孙益海、武红梅夫妇比同龄人显得更为苍老,但是让他们高兴的是,儿子孙武非常懂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盐城当地最好的中学,并将2年后高考目标瞄準了警校,立志继承父亲事业,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採访结束前,孙益海告诉记者,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他,辖区的民众每当看到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或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我会继续利用我的岗位服务民众,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一个伤残民警能够做而且是一定能做好的工作,使他们安心致富、安居乐业。”孙益海平静地说着,语气里满是坚毅与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