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领导者各种力量的一种合力,这些力量包括:影响力、规划力、行动力、读人力、人际力、包容力、沟通力、凝聚力、信念力,本书从以上九个维度展开,将看似难以捕捉的领导力具体划分为九个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实践方向,内容翔实具体,更具实战价值,对读者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基本介绍
- 书名:带队伍:卓越领导力的九项修炼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页数:259页
- 开本:16
-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谭小芳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121000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带队伍:卓越领导力的九项修炼》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谭小芳,知名企业家、培训师,CCTV2《对话》、《商界名家》等栏目长期特约嘉宾,被业界誉为“中国的约翰·麦斯威尔”、“全球执行力权威”等。现任交广企业集团董事长、中华领导艺术研究院院长,同时为美国《财富》、《哈佛商业评论》等杂誌特约撰稿人。她享有“故事大王”的美誉,是“故事领导力”的极力倡导者,创办的《九九领导力》、《九九执行力》、《故事领导力》等品牌课程纷纷成为高端总裁班採购的对象。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300家接受过她的训练。
图书目录
第一章影响力: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影响力003
自律,拥有雷打不动的好习惯008
会做人,才有影响力013
实现由“独裁型”向“融合型”的华丽转身019
施展全方位影响力024
精神不死,影响力不灭029
第二章规划力: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
规划力:推进管理工作的规範化进程037
计画和梦想并举043
划清“管”和“理”:管理=管人+理事048
规划,要让愿景联繫“你我他”053
要事优先,消灭无效时间059
第三章行动力:领导力基于行动力
的地方。”
知行合一,领导要做行动派069
授权,意味着执行力074
结果导向,执行力就是结果力079
最佳化执行流程084
检查出来的执行力092
第四章读人力:领导三件事——识人、选人、用人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达成目的099
40%是识人,60%是“自知”103
人才开发专家:辅导下属,共同发展107
让员工永葆激情113
领而导之:人员“三力”管理118
引领自己用脑,引领别人用心123
第五章人际力:人际关係也是生产力
人际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产力131
协作性领导力:成为领导者的核心能力135
领导者要混圈子,打造优质人脉圈140
决不单独用餐145
第六章包容力:领袖肚里能撑船
包容力:管理中的宽容与惩罚153
批评艺术,显现领导胸怀158
拥有大格局,倾听不同声音163
“灰度”领导力:不走极端,讲适度和弹性168
幽默式领导力173
第七章沟通力:领导者的第一能力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181
领导者,攻心沟通最有效185
演说:领导者的必备工作能力190
确保“领导能力”传递管道的畅通195
你的语言魅力决定你的沟通力201
第八章凝聚力:团队领导者的成功密钥
领导基本功——聚拢团队的能力209
一元化制度,确保公正环境214
感召力: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219
人情:中国式领导的核心224
带兵即带心:做一个善于“谈心”的领导者229
第九章信念力:领导生命长青的最好补药
修炼领导乐观力,积蓄正能量239
痴迷于学习新知识245
精力管理,管理个人和团队的“精神流”251
强大内心:持久走下去的原动力255
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影响力003
自律,拥有雷打不动的好习惯008
会做人,才有影响力013
实现由“独裁型”向“融合型”的华丽转身019
施展全方位影响力024
精神不死,影响力不灭029
第二章规划力: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
规划力:推进管理工作的规範化进程037
计画和梦想并举043
划清“管”和“理”:管理=管人+理事048
规划,要让愿景联繫“你我他”053
要事优先,消灭无效时间059
第三章行动力:领导力基于行动力
的地方。”
知行合一,领导要做行动派069
授权,意味着执行力074
结果导向,执行力就是结果力079
最佳化执行流程084
检查出来的执行力092
第四章读人力:领导三件事——识人、选人、用人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达成目的099
40%是识人,60%是“自知”103
人才开发专家:辅导下属,共同发展107
让员工永葆激情113
领而导之:人员“三力”管理118
引领自己用脑,引领别人用心123
第五章人际力:人际关係也是生产力
人际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产力131
协作性领导力:成为领导者的核心能力135
领导者要混圈子,打造优质人脉圈140
决不单独用餐145
第六章包容力:领袖肚里能撑船
包容力:管理中的宽容与惩罚153
批评艺术,显现领导胸怀158
拥有大格局,倾听不同声音163
“灰度”领导力:不走极端,讲适度和弹性168
幽默式领导力173
第七章沟通力:领导者的第一能力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181
领导者,攻心沟通最有效185
演说:领导者的必备工作能力190
确保“领导能力”传递管道的畅通195
你的语言魅力决定你的沟通力201
第八章凝聚力:团队领导者的成功密钥
领导基本功——聚拢团队的能力209
一元化制度,确保公正环境214
感召力: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219
人情:中国式领导的核心224
带兵即带心:做一个善于“谈心”的领导者229
第九章信念力:领导生命长青的最好补药
修炼领导乐观力,积蓄正能量239
痴迷于学习新知识245
精力管理,管理个人和团队的“精神流”251
强大内心:持久走下去的原动力255
序言
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领导力大师 沃伦班尼斯
1.做领导,就是带队伍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一时的军旅励志剧《士兵突击》,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该剧的前半部,有一个重要角色——红三连草原五班班长老马,虽说老马最后退伍结束了军旅生涯,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称职的班长。
为什幺这样说呢?因为老马能带兵,而且能带出优秀的士兵,红三连指导员何宏涛、钢七连优秀班长史今、“兵王”许三多等原本没有任何特殊背景和经历的最普通的士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一幕是:老马退伍临走之前,身穿便装的他最后一次乘车来到了702团团部,当看到他带出来的那些出色的士兵以整齐的步伐向他走来,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的时候,老马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都来了,都是我带出来的兵!”
老马的经历说明:能带兵,是军官的一项核心任务;普通的新兵,经过优秀上级的带领,也能成长为优秀的兵。
“平时能带兵,战时能打仗”,这是南京炮兵学院的校训。对于军队的指挥官来说,不仅要能打仗,更要会带兵,否则就难以称得上是一个胜任的指挥官。
对当今企业组织的领导者,核心要务在于围绕自己的团队有效地发挥应尽的领导职责,施展自己的领导力。概括地讲,这种领导职责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抓业务和带队伍。
所谓“抓业务”,就相当于部队中的“能打仗”,即专业素质过硬,能够妥善迅速处理各种专业、业务上的难题,能充分运用併合理配置团队内外部资源,以创造最大化价值的所有活动。
所谓“带队伍”,就是要做一名能够率领、带动、感染、激励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领军人物”,积极主动地培养和提升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他们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胜任工作。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带队伍”之于领导者的重要性更甚于“抓业务”, 哈佛商学院着名教授琳达希尔曾花费了大量时间对新经理人的成功要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新手主管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两项重要的角色转换:首先,从‘做事者’转变为‘管理者’,其次,要从‘专业工作者’转变为‘企业经营者’。”
杰克韦尔奇说:“在成为经理人之前,每个人的成功只与自身的成长有关;而成为经理人之后,成功则与他人的成功有关。”
因此,做领导,关键要会带队伍,要致力于带出一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队伍。 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
2.带好队伍,务必要发挥领导力
带队伍,可谓是中国式的管理之道,要使企业管理卓有成效,领导者要做到“带”字当头,所谓“带”就是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传授”、“帮助”、“带领”,带领员工成长,带出胜任技能,挖掘出员工潜能,共同去完成任务,显现由优秀到卓越。
带队伍,说着轻鬆,可要想带出一支胜任的队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一大批领导者,望着别人将队伍带得风生水起、虎虎生威,他们总是发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幺别人就可以短时间将一群绵羊般的散兵游勇打造成一支嗷嗷叫的精锐部队?
为什幺别人可以将一些看似混乱无序的组织、团队,进行合理的归类排列,三下五除二就能做到条理分明?
为什幺别人可以将组织内外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搭配,游刃有余地加以合理利用?
为什幺有些管理者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形成自己的领导风格与魅力,打造出一支高凝聚力的团队?
……
这是为什幺呢?很简单,因为那些管理者具备卓越的领导力,而其他大部分管理者则不善于去发现自己的领导力,不善于去利用领导力,因此在带领下属时,会历尽磨难和挫败。
领导者,就是要做到“领而导之”,通过自身的领导去指引下属,带领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
2200多年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的,和阿基米德一样,很多领导者需要的也是一个支点;一个有效撬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支点,一个藉助集体力量的支点。
这个支点,就是卓越的领导力。
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力,你才能四两拨千斤,带好队伍,撬动集体和团队的无尽能量。
如果你只是一个无能的主帅,欠缺领导力的话,那幺痛苦的将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员工即使使出吃奶的劲也难以达成理想的绩效。
古时候有句话叫“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做为今日的领导者,你要记住,如果自己缺乏领导力,哪怕你呕心沥血,也难免会“累死千军”,“累死自己”,甚至于将队伍引入歧途。
3.卓越领导力的九项修炼
领导力大师沃伦班尼斯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确实,领导力不是虚无缥缈的。
在我看来,领导力是领导者各种力量的一种合力,这些力量我认为是:影响力、规划力、行动力、读人力、人际力、包容力、沟通力、凝聚力、信念力,正是它们涵盖了领导力的方方面面。 领导者,如果能分别从这些角度切入,来修炼自己的领导力,经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贴合实际的,因为它们能将看似难以捕捉的领导力具体化为九大元素,更易于入手,更具实战价值。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领导力的修炼、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其他所有领域的所有蜕变一样。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鍊,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任何行业、任何人都不例外:莫扎特6岁作曲,到20岁才创作出世界级作品;甲壳虫乐队1964年风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968年接触计算机,创业前已编程7年。你要想成就为领导力大师,也需要1万小时,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决心,更是一种坚持。
方向对了,就不再害怕路远!
领导者在对待个人领导力修炼的问题上,要做到“圣人不常有,耐心须常存”,唯有如此,自己才能实现由“管理者”到“卓越领导者”的蜕变。
——领导力大师 沃伦班尼斯
1.做领导,就是带队伍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一时的军旅励志剧《士兵突击》,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该剧的前半部,有一个重要角色——红三连草原五班班长老马,虽说老马最后退伍结束了军旅生涯,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称职的班长。
为什幺这样说呢?因为老马能带兵,而且能带出优秀的士兵,红三连指导员何宏涛、钢七连优秀班长史今、“兵王”许三多等原本没有任何特殊背景和经历的最普通的士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一幕是:老马退伍临走之前,身穿便装的他最后一次乘车来到了702团团部,当看到他带出来的那些出色的士兵以整齐的步伐向他走来,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的时候,老马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都来了,都是我带出来的兵!”
老马的经历说明:能带兵,是军官的一项核心任务;普通的新兵,经过优秀上级的带领,也能成长为优秀的兵。
“平时能带兵,战时能打仗”,这是南京炮兵学院的校训。对于军队的指挥官来说,不仅要能打仗,更要会带兵,否则就难以称得上是一个胜任的指挥官。
对当今企业组织的领导者,核心要务在于围绕自己的团队有效地发挥应尽的领导职责,施展自己的领导力。概括地讲,这种领导职责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抓业务和带队伍。
所谓“抓业务”,就相当于部队中的“能打仗”,即专业素质过硬,能够妥善迅速处理各种专业、业务上的难题,能充分运用併合理配置团队内外部资源,以创造最大化价值的所有活动。
所谓“带队伍”,就是要做一名能够率领、带动、感染、激励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领军人物”,积极主动地培养和提升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他们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胜任工作。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带队伍”之于领导者的重要性更甚于“抓业务”, 哈佛商学院着名教授琳达希尔曾花费了大量时间对新经理人的成功要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新手主管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两项重要的角色转换:首先,从‘做事者’转变为‘管理者’,其次,要从‘专业工作者’转变为‘企业经营者’。”
杰克韦尔奇说:“在成为经理人之前,每个人的成功只与自身的成长有关;而成为经理人之后,成功则与他人的成功有关。”
因此,做领导,关键要会带队伍,要致力于带出一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队伍。 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
2.带好队伍,务必要发挥领导力
带队伍,可谓是中国式的管理之道,要使企业管理卓有成效,领导者要做到“带”字当头,所谓“带”就是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传授”、“帮助”、“带领”,带领员工成长,带出胜任技能,挖掘出员工潜能,共同去完成任务,显现由优秀到卓越。
带队伍,说着轻鬆,可要想带出一支胜任的队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一大批领导者,望着别人将队伍带得风生水起、虎虎生威,他们总是发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幺别人就可以短时间将一群绵羊般的散兵游勇打造成一支嗷嗷叫的精锐部队?
为什幺别人可以将一些看似混乱无序的组织、团队,进行合理的归类排列,三下五除二就能做到条理分明?
为什幺别人可以将组织内外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与搭配,游刃有余地加以合理利用?
为什幺有些管理者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形成自己的领导风格与魅力,打造出一支高凝聚力的团队?
……
这是为什幺呢?很简单,因为那些管理者具备卓越的领导力,而其他大部分管理者则不善于去发现自己的领导力,不善于去利用领导力,因此在带领下属时,会历尽磨难和挫败。
领导者,就是要做到“领而导之”,通过自身的领导去指引下属,带领下属,完成特定的任务。
2200多年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的,和阿基米德一样,很多领导者需要的也是一个支点;一个有效撬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支点,一个藉助集体力量的支点。
这个支点,就是卓越的领导力。
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力,你才能四两拨千斤,带好队伍,撬动集体和团队的无尽能量。
如果你只是一个无能的主帅,欠缺领导力的话,那幺痛苦的将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员工即使使出吃奶的劲也难以达成理想的绩效。
古时候有句话叫“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做为今日的领导者,你要记住,如果自己缺乏领导力,哪怕你呕心沥血,也难免会“累死千军”,“累死自己”,甚至于将队伍引入歧途。
3.卓越领导力的九项修炼
领导力大师沃伦班尼斯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确实,领导力不是虚无缥缈的。
在我看来,领导力是领导者各种力量的一种合力,这些力量我认为是:影响力、规划力、行动力、读人力、人际力、包容力、沟通力、凝聚力、信念力,正是它们涵盖了领导力的方方面面。 领导者,如果能分别从这些角度切入,来修炼自己的领导力,经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贴合实际的,因为它们能将看似难以捕捉的领导力具体化为九大元素,更易于入手,更具实战价值。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领导力的修炼、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其他所有领域的所有蜕变一样。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鍊,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任何行业、任何人都不例外:莫扎特6岁作曲,到20岁才创作出世界级作品;甲壳虫乐队1964年风靡全球前已演出1200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968年接触计算机,创业前已编程7年。你要想成就为领导力大师,也需要1万小时,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决心,更是一种坚持。
方向对了,就不再害怕路远!
领导者在对待个人领导力修炼的问题上,要做到“圣人不常有,耐心须常存”,唯有如此,自己才能实现由“管理者”到“卓越领导者”的蜕变。